199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重新组建仲裁机构和筹建中国仲裁协会筹备工作的通知》,要求筹建中国仲裁协会。然而,经过了24年,中国仲裁协会至今尚未成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十五条的规定,中国仲裁协会是一个社会团体法人,而仲裁委员会则是中国仲裁协会的会员。中国仲裁协会的章程由全国会员大会制定。中国仲裁协会作为仲裁委员会的自律性组织,负责监督仲裁委员会及其组成人员、仲裁员的违纪行为。此外,中国仲裁协会根据本法和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制定仲裁规则。
当事人选择仲裁作为纠纷解决方式时,应基于双方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若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请求将不被仲裁委员会受理。
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后,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况除外。
仲裁委员会的成员应由当事人协商选定。仲裁不实行级别和地域管辖。
由于商业信誉的考虑,当事人之间在财产纠纷时往往不愿公开仲裁程序。因此,《仲裁法》第40条规定,仲裁应保持不公开进行。若当事人协议公开,仲裁可以公开进行,但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
为保证仲裁结果的公正性,《仲裁法》第8条规定,仲裁应独立进行,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根据《仲裁法》第9条的规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一旦裁决作出,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次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请求将不被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受理。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关于二倍工资是否一裁终局的问题。依据法律规定,追索劳动报酬等争议如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的金额,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同时,未签劳动合同情况下超过一年未主张双倍工资请求的,视为签署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另外,用人单位在
劳动争议裁决的终局情形和仲裁时效期限。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部分劳动争议裁决被视为终局裁决,包括金额低于地方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的案件和在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与国家劳动标准有关的争议。同时,劳动者在劳动争议发生后一年内可以向有关部门寻求
劳动仲裁与上班要求的区别。劳动争议发生后,职工在未能达成协议时应遵守上班要求,除非存在正当理由。劳动仲裁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进行公正裁决。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的申请仲裁时效为一年,但劳动报酬争议有例外。仲裁时效可因特定情况中断或暂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相关问题。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时效可以因多种情况中断或中止,包括当事人主张权利等。如果劳动关系终止后发生拖欠劳动报酬争议,劳动者可以在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不受仲裁时效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