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禁止结婚的疾病民法典没有规定。而母婴保健法规定,婚前医学检查包括对下列疾病的检查:
(1)在传染期内的指定传染病;
(2)在发病期内的有关精神病;
(3)不宜生育的严重遗传性疾病;
(4)医学上认为不宜结婚的其他疾病。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
第十四条 经婚前医学检查,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向接受婚前医学检查的当事人出具婚前医学检查证明。
婚前医学检查证明应当列明是否发现下列疾病:
(一)在传染期内的指定传染病;
(二)在发病期内的有关精神病;
(三)不宜生育的严重遗传性疾病;
(四)医学上认为不宜结婚的其他疾病。
发现前款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疾病的,医师应当向当事人说明情况,提出预防、治疗以及采取相应医学措施的建议。当事人依据医生的医学意见,可以暂缓结婚,也可以自愿采用长效避孕措施或者结扎手术;医疗、保健机构应当为其治疗提供医学咨询和医疗服务。
在我国办理结婚证一般分为:申请、审查和登记三个流程,具体如下:
1、申请,中国公民在境内申请结婚的,双方必须要亲自至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部门申请结婚登记,申请时应该携带以下材料:男女双方的户口本、有效居民身份证、双方的婚姻状况证明;如有离过婚的,还应该携带离婚证。
2、审查,婚姻登记部门会针对申请人提交资料进行审查,查明结婚申请是否符合结婚的条件。
3、登记,婚姻登记机关对符合结婚条件的男女双方,应该及时予以办理登记,发放结婚证;针对离过婚的人员,需要注销其离婚证。 申请人如有出现以下情形的将不允许办理登记:结婚年龄的未达法定规定;一方非自愿的;一方已有配偶的;双方是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关系;一方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可以结婚的疾病的。
《民法典》和《婚姻法》的生效与废止对婚姻状况信息显示的改变。离婚后,公民的婚姻状况只在户籍管理部门登记,而非在婚姻登记机关显示。离婚档案会被永久保存,但婚姻状况信息不会显示。再婚登记与户籍信息无关,需出示相关离婚证明文件。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支付问题。离婚后,子女抚养费应支付给拥有子女抚养权的一方。支付标准并非固定按照工资的20%支付,而是由双方协议确定。我国婚姻法没有明确规定子女抚养费的强制性标准,法院在判决时会考虑子女的实际需求、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实际生活水平
我国婚姻法对男女结婚的必备条件的法律规定。包括达到法定结婚年龄、遵守一夫一妻制度、双方自愿结婚、无直系和旁系血亲关系、无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结婚的疾病等。并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取得结婚证书确认建立夫妻关系。
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依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和具体意见,列举了多种情况下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证据,包括重婚、患有法定禁止结婚的疾病、婚前隐瞒精神病等情况,以及其他如欺骗对方、不履行家庭义务、虐待遗弃等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