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侵权责任主体 > 侵权责任承担 > 侵犯商业信誉的最新处罚标准是什么

侵犯商业信誉的最新处罚标准是什么

时间:2022-05-21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28368
犯侵犯商业信誉罪的罪犯,依据刑法规定,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侵犯商业信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关于侵犯商业信誉的最新处罚标准是什么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侵犯商业信誉的最新处罚标准是什么

1、犯侵犯商业信誉罪的罪犯,依据刑法规定,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侵犯商业信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损害商业信誉罪的具体行为有哪些

1、通过发布对比性广告、声明性广告,散发公开信或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形式散布捏造的虚伪事实,恶意贬低、诋毁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2、组织人员以客户或消费者的名义向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协会或新闻单位等虚假投诉,诋毁和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这种方式的投诉理由一般为:产品质量低劣,服务质量差,违反法律规定,侵犯消费者权益。

3、在业务洽谈等公开场合故意向竞争对手的客户或消费者散布捏造的虚伪事实,贬低和诋毁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散布虚伪事实可以采取书面方式,也可以采取口头方式。

4、恶意诉讼,即捏造侵权事实并通过诉讼向社会公众散布这种虚假事实,贬低和损害他人的商誉。恶意诉讼,又称滥用诉讼。

它是指当事人出于不合法的动机和目的,在明知自己缺乏胜诉理由的情况下,以合法形式进行恶意诉讼,以期通过诉讼而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某种损害后果。从世界各国的立法例和司法实践来看,多数国家都承认恶意诉讼并采取必要的法律手段予以制裁或对受害方给予救济。行为人通过恶意诉讼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往往更容易使群众相信行为人捏造的虚伪事实,造成的危害性也较大,应严厉惩处。

5、在商品包装或说明书上,贬低和诋毁他人生产、销售的同类商品,损害他人的商品声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我国《产品质量法》第46条的规定

    中国《产品质量法》第46条关于缺陷产品的规定,明确了缺陷产品的定义及造成人身损害的侵权责任。受害者可以向生产者或销售者索赔,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残废补助等。同时,新修订的《产品质量法》规定了诉讼时效和请求权期间。

  • 商业秘密侵权损害赔偿范围的辨析与解读

    商业秘密侵权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1.因侵权导致销量减少、利润下降、可得利益减少、商誉和产品信誉降低等方面的损失;2.为制止侵权行为而支出的合理费用;3.其他与商业秘密侵权损害相关的费用。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商业秘密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

  • 员工随意离职是否需要承担违约赔偿责任?

    申诉人与被诉人签订了15年期聘用合同,约定被诉人离开公司后三年内不得从事与公司业务类似的工作,违约需支付违约金。然而,被诉人在离职后到另一家同行公司工作,并泄露了申诉人的商业秘密,损害了申诉人的形象和信誉。仲裁委认为被诉人违反了聘用合同的约定,应承担

  • 侵权责任纠纷赔偿的法律依据

    随着国家建设法治社会,民众对于法律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对侵权行为也不再沉默。本文介绍了侵权责任纠纷赔偿的法律依据,包括财产损失、设施、修复、折价赔偿、牲畜受伤、实

  • 扰乱市场秩序罪
  • 深入探讨刑事诉讼中的辩护制度
  • 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案件中的若干问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