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法 > 交通法规 > 摩托车使用年限的规定是什么

摩托车使用年限的规定是什么

时间:2022-05-24 浏览:1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28752
摩托车报废年限为13年。但行驶里程达到10万公里的轻便二轮摩托车、轻便三轮摩托车、二轮摩托车和边三轮摩托车,累计行驶里程达到8万公里的正三轮摩托车也需要报废。关于摩托车使用年限的规定是什么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摩托车使用年限的规定

1. 摩托车报废年限

根据相关规定,摩托车的报废年限为13年。然而,以下情况下摩托车需要提前报废:

  • 轻便二轮摩托车、轻便三轮摩托车、二轮摩托车和边三轮摩托车行驶里程达到10万公里。
  • 正三轮摩托车行驶里程达到8万公里。

2. 法律依据

摩托车的使用年限规定依据《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第五条。根据该规定,不同类型的机动车使用年限如下:

  • 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使用8年,中型出租客运汽车使用10年,大型出租客运汽车使用12年。
  • 租赁载客汽车使用15年。
  • 小型教练载客汽车使用10年,中型教练载客汽车使用12年,大型教练载客汽车使用15年。
  • 公交客运汽车使用13年。
  • 其他小、微型营运载客汽车使用10年,大、中型营运载客汽车使用15年。
  • 专用校车使用15年。
  • 大、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大型轿车除外)使用20年。
  • 三轮汽车、装用单缸发动机的低速货车使用9年,装用多缸发动机的低速货车以及微型载货汽车使用12年,危险品运输载货汽车使用10年,其他载货汽车(包括半挂牵引车和全挂牵引车)使用15年。
  • 有载货功能的专项作业车使用15年,无载货功能的专项作业车使用30年。
  • 全挂车、危险品运输半挂车使用10年,集装箱半挂车20年,其他半挂车使用15年。
  • 正三轮摩托车使用12年,其他摩托车使用13年。

汽车报废是否可以延缓报废

1. 延缓报废申请审核

申请延缓报废的机动车需要经过车管所的审核。审核所需的相关资料包括:

  • A、《机动车延缓报废申请审批表》原件。如果与定期检验不同时进行,需要在背面粘贴发动机号、车辆识别代号即车架车身号码的拓印片。
  • B、《机动车行驶证》原件。

提交上述资料的人可以是合法车主、车主指定的经办人,或者代理人指定的经办人。

2. 机动车检验

机动车检验岗会核对该车辆的车架车身号码和发动机号码,并检查是否有被篡改的嫌疑。同时,会将拓印片与原始车辆识别代号和发动机号码进行对比。此外,还会对机动车的安全技术性能进行检测,并审核其安全技术性能。

3. 延缓报废审核

车管所的业务领导岗会对审核符合规定的机动车,在申请表原件上签注意见。在《机动车行驶证》副页记录栏按照延缓报废专用章格式,使用计算机打印准予延缓报废的使用期限和检验周期。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诉讼时效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的诉讼时效问题。当事人对责任认定有异议的,可在认定书送达之日起3日内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在出具复核结果后15日内提起诉讼。如果对方不签字确认责任认定书,仍可生效;若对方提出异议则可在三天内复核申请,未提出异议或复核期满则视

  • 关于依法惩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

    依法惩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文章指出要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的行为,根据其危害程度进行处罚。对于特定情况下实施的行为要从重处罚,并加强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协作配合,有效维护公共交通安全秩序。

  • 交通部文件:关于转籍车辆养路费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转籍车辆养路费征收管理的相关问题。交通部发布了相关文件,规定了转籍车辆的养路费缴纳和登记流程,省际间转籍车辆的养路费处理方式,逃缴养路费的处理以及重复缴纳养路费的处理等内容。要求转籍车辆必须按照规定办理养路费相关手续,并强调了对违规行为的处理措施

  • 什么情况不能超车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不能超车的情况。驾驶者不得在前车正在左转弯、掉头或超车时超车;与对面来车有会车可能时不得超车;前车为执行紧急任务的车辆时不得超车;行经特定路段如铁路道口、交叉路口等没有超车条件的地方不得超车。这些规定旨在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和畅

  • 重庆摩托违法停车的处罚措施
  • 汽车的报废年限是多少
  • 私家车多少年报废
交通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