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股权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集团公司管理体制下,集团与子公司是以资产为纽带的投资关系和股权关系,正是在这种股权关系的基础上,才衍生出集团公司对所投资公司在战略、人事、财务、投资等方面的各种管理职能。
在管理级次上,大型企业集团投资设立的子公司一般较多,管理链条过长,极易导致管理失控。同时,重投资、轻管理,靠人治不靠法治的现象仍然存在,直接导致这部分资产管理缺位,很可能造成资产流失。通过股权管理,强化投资项目管理,规范投资行为和投资后续管理,可以降低集团化运作的经营风险。
在组织构架上,虽然不少企业建立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但责权利尚未统一,运行欠规范。董事会弱化、监事会虚化、经营层过于强化,因人设职而不是因事设职,决策层、监督层、经营层的责权利错位、缺位的现象仍然存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的“三会”运行机制既是实施股权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股权管理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二、股权管理的适用范围和两个基本条件
(一)适用范围
股权管理主要运用于控股经营且拥有多家投资主体多元化子公司的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本身不从事生产经营或生产经营所占总业务的比重较低,集团公司与下属子公司之间以股权关系为纽带,对子公司以资本经营为主。
(二)两个基本条件
1、所属子公司建立了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并能够规范运行。股东的权利在股东会及董事会上能得到直接体现。具备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保证股东权利的重要前提。
2、股权管理要对集团公司内部业务流程进行调整和规范。任何一个新的管理体制的建立和运行,都需要内部机制的调整,也就是业务流程的调整和再造。股权管理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它无法由一个职能部门全部承担,而需要由一个职能部门牵头,各个职能部门协调配合进行,需要对现存的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加以规范、调整和完善,合理解决现有各职能部门在管理中的重复、交叉问题,进一步清晰管理界面,找准工作衔接点和切入点。
集团管控模式与组织架构的关系。集团总部因集分权要求不同,对分子公司的管控模式与组织架构设计也有所不同。集团组织架构具有层次化特征,设计组织架构时必须考虑组织层次,并防范法律风险。建立法律风险管控体系,吸引专业法律服务团队,是集团公司重要的法律风控措施
公司增资扩股协议的各个方面,包括公司的名称、注册地址、组织形式、股东信息、公司宗旨与经营范围等内容。协议详细规定了公司股东的权利与义务,包括股权分配、利益分配、参加股东会议等权利,以及遵守公司章程、按期缴纳出资等义务。同时,还涉及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职
《公司法》对有限公司监事会职权的规定,包括财务检查、对董事和经理的监督、要求纠正行为、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等职责,并指出有限公司监事会的职责与股份公司的监事会存在差异。
现实中,集团公司调动子公司的员工属于常见的现象。其中,涉及到三个主要法律问题:。多数情况下,子公司会执行集团公司的意志,职工本人也会服从调动,不存在争议问题。《劳动合同法》第39、40、41条采取列举的方式列举了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3大类13小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