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童工的违法行为应当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一旦发现此类违法行为,劳动行政部门将责令改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五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对于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四条,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劳动行政部门将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还可吊销其营业执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五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保护规定,侵害其合法权益的,劳动行政部门将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对于对女职工或者未成年工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还应承担赔偿责任。
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与单位或者个人发生劳动关系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或者从事个体劳动。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参加家庭劳动、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允许从事的无损于身心健康、力所能及的辅助性劳动,不属于童工范畴。
根据劳动法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个体工商户、农户、城镇居民都禁止使用童工。
各种职业介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都被禁止为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介绍职业。
关于童工的问题,明确指出在我国,最低打工年龄为16周岁,因此15岁打工被视为童工。企业雇佣童工违法,且童工的劳动合同无效。对于雇佣童工的企业,应采取一系列补救措施。同时,虽然劳动合同无效,但童工应获得比一般劳动者更多的法律保护。
招聘童工的处罚措施。违反相关规定的用人单位将被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整改并处罚款,情节严重将被吊销营业执照。若涉及雇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危险劳动,直接责任人将面临刑事处分。而在家中协助家务的孩子不属于童工范畴,不涉及雇佣关系。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并应当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需交通和食宿费用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
《劳动法》第十五条的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工作者、运动员、艺徒概念的界定,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文化、体育主管部门作出具体规定。本条其余各项罚款标准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规定。1991年4月15日国务院发布的《禁止使用童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