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某诉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某分公司保险合同理赔纠纷案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04)沪二中民三(商)终字第124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杨之旺,男,汉族,1952年11月4日出生,住所地:上海市南汇区大团镇园艺农艺村9组905室。
委托代理人陆兵,上海陆冰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地址:上海市常熟路8号。
负责人宁首波,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刘开屏,该公司职员。
上诉人杨之旺因与被上诉人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人寿上海公司)保险合同理赔纠纷一案,不服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2004)静民二(商)初字第49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查明:1997年8月,上诉人杨之旺作为投保人与平安人寿上海公司签订《平安长寿(新)保险合同》一份,且附加投保意外伤害和个人住院医疗综合险,并支付平安人寿上海公司1,408元保险费。同年8月26日,平安人寿上海公司交付上诉人杨之旺P021000000888443#保险合同,该合同载明:上诉人杨之旺为被保险人倪林娟投保平安长寿主险,身故保险金为1万元,年保险费为1,128元;附加意外伤害险的保险金为2万元,年保险费为40元,保险期为1年;附加个人住院医疗综合险,年保险费为240元,保险期为1年。嗣后,上诉人杨之旺每年按时全额缴费至2002年8月26日止。自2002年 8月27日始,上诉人杨之旺未交付被保险人倪林娟意外伤害附加险的保费。2003年7月21日,被保险人倪林娟车祸身亡,平安人寿上海公司赔付上诉人杨之旺1万元被保险人倪林娟身故保险金。上诉人杨之旺以其支付了被保险人倪林娟 2002年度(自2002年8月至2003年8月)意外伤害附加险的保险费,平安人寿上海公司再应赔付上诉人杨之旺2万元被保险人倪林娟意外伤害保险金为由,向原审主张权利。
原审法院认为,上诉人杨之旺与平安人寿上海公司签订的P021000000888443#《平安长寿(新)保险合同》及投保的附加险,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合法有效。上诉人杨之旺在依约支付保险费后,平安人寿上海公司应向上诉人杨之旺承担合同约定范围内的平安长寿主险、意外伤害和个人住院医疗综合两附加险的保险责任。2002年 8月26日始,上诉人杨之旺未支付被保险人倪林娟意外伤害附加险的保险费。平安人寿上海公司收到上诉人杨之旺支付的被保险人倪林娟平安长寿主险和个人住院医疗综合附加险的年保险费后,对上诉人杨之旺选择不继续投买被保险人倪林娟意外伤害附加险的行为不存异议,并接受上诉人杨之旺只续保被保险人倪林娟个人住院医疗综合险的要求。审理中,原告不能提供其已支付了2002年度被保险人倪林娟意外伤害附加险费用的证据,平安人寿上海公司对此又予以否认,故原审法院不予认定上诉人杨之旺已支付了被保险人倪林娟该年度意外伤害附加险保费的事实。另,保险合同对上诉人杨之旺就附加险每一年续保或不续保的选择,未作形式条件上的任何限定。因此,上诉人杨之旺依照意外伤害附加险合同条款约定,要求平安人寿上海公司赔付2万元被保险人倪林娟意外伤害保险金的诉请,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据此判决对上诉人杨之旺诉讼请求不予支持;案件受理费810元由上诉人杨之旺负担。
公司增资扩股协议的各个方面,包括公司的名称、注册地址、组织形式、股东信息、公司宗旨与经营范围等内容。协议详细规定了公司股东的权利与义务,包括股权分配、利益分配、参加股东会议等权利,以及遵守公司章程、按期缴纳出资等义务。同时,还涉及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职
《公司法》对有限公司监事会职权的规定,包括财务检查、对董事和经理的监督、要求纠正行为、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等职责,并指出有限公司监事会的职责与股份公司的监事会存在差异。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某中心支公司诉衡某保险合同纠纷
上诉人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蚌埠中心支公司,住所地蚌埠市胜利中路133号。原审法院认为,原告衡玉凤与被告保险公司签订的人身保险合同合法有效,双方应按合同约定履行各自义务。
上诉人曾广清,男,1964年6月9日出生,土家族,湖北省恩施市人,中国农业银行红庙支行职工,住恩施市航空路金三角农行宿舍一栋三楼。被上诉人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恩施市支公司。法定代表人陈尚文,该公司经理。上诉人曾广清为与被上诉人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