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否发生医疗事故,患者都有转院的权利。因此,在发生医疗纠纷后,患者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转院。如果患者的病情严重,且医疗机构无法提供相应的技术设备进行治疗,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将患者转诊到合适的医疗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医疗机构对危重病人应当立即进行抢救。对于医疗机构限于设备或技术条件无法诊治的病人,应当及时进行转诊。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在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中,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如果协商解决不成或不愿意协商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患者及其家属认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导致患者人身损害的情况下,可以向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时,申请人应当提交医疗事故鉴定申请书和身份证明,以及鉴定过程中所需的其他材料。
(1) 患者及其家属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2) 在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时,如果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可以直接向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申请鉴定。
(3) 如果医患双方中的任一方提出鉴定要求,应向医疗机构所在辖区的区(市)卫生局提出申请,由该卫生局受理,并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4) 如果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当事人可以直接向市卫生局提出鉴定申请,由医学会进行鉴定。
(5) 如果患者或医疗单位对市级鉴定结论不服,应在收到鉴定书后的15日内向省医学会申请再次鉴定。
非法行医、游医药贩等执业行为不受法律保护,不属于医疗事故鉴定的范围。卫生行政部门将坚决予以取缔,受害人可以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医疗事故原则上应由当事的医疗单位与患者及其家属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协商处理。只有在发生争议时,才可以提请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
一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再次申请过程。申请人对先前鉴定的”诊治概要”、”分析意见”和”结论”表示不服,并详细列举了对鉴定结果的不同看法和依据。申请人认为鉴定结果不符合事实、不科学、不公正,特别是在医疗过程的常规遵守和告知义务履行方面存在问题。因此,申请
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及医疗行为责任豁免制度。医院对于医疗纠纷投诉有详细的接待规定和处理程序,包括病历管理、科室主任的职责、患者死亡后的处理、病历复印与封存、医教部门的角色以及答复患者的时限等。医疗行为豁免制度因医疗行业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解读。鉴定结论需得到超过半数专家的一致意见,并详细记录每位专家的意见和讨论情况。专家鉴定组需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及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
定点医疗机构的申请书的撰写要求。包括填写方式、申请内容、机构类型选择、大型医疗设备清单的填写要求,以及提交时需附加的各种材料。同时,还提到了统计范围和单病种种类及价格目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