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类型 > 私营企业 > 民营企业融资的法律风险

民营企业融资的法律风险

时间:2023-09-12 浏览:3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3490
在中国当下的环境下,民营企业融资具有法律风险的最根本原因是:民营企业贷款难、发行债券难、上市难,这既是也个历史问题也是个现实问题。一方面由于传统的政策法律环境以及银行体制下,民营企业在获得国有银行贷款方面有很多看不见的障碍,另一方面是民营企业实行粗放式经营,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不透明,诚信意识差、管理结构模糊、缺乏长远规划、短期行为多。因而,公司一旦出现资金困难往往就会采取其他方式来融资。而这些特殊方式因其处于法律灰色地带,或者根本就是非法行为,法律风险的隐患是极其明显的。

民营企业常见的融资方式及其法律风险

1. 民间筹资

民间筹资是民营企业发展中常用的融资方式。该方式通过提供高息吸引借款人,以解决企业资金需求的紧迫性。然而,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区分合法的民间借贷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这种筹资方式很容易陷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困境。河北孙大午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 骗贷手段融资

通过编制虚假信息和财务报告,提供虚假担保,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银行贷款的方式来融资。可以想象,不正当手段本身就是一种短期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在行为之初就潜藏着风险。一旦涉及诉讼,只要银行采取司法措施主张权益,企业将立即陷入困境。

3. 不当使用融资

不当使用融资包括盲目进行虚拟扩张或进行赌博性投资,以及将借来的资金形成的资产作为抵押进行融资再融资。一旦资金链断裂,整个企业将会面临崩溃。

4. 故意拖欠贷款或长期占有客户资金

企业采取故意拖欠贷款或长期占有客户资金的方式来所谓的提高资金利用率。一旦形成集团诉讼,债权人将纷纷要求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届时,公司重要的厂房、机器设备等可能会被查封,导致公司无法正常经营,这无疑是贪小失大的行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费差益与费差损的定义

    费差益与费差损的定义及其对企业的影响。费差益指实际营业费用低于预定费用时产生的盈利,可反映企业经营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费差损则指实际费用超出预定费用时的亏损,可能暴露企业管理问题。企业应重视费差益的实现和费差损的解决,以提高盈利能力和保证可持续发展。

  •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法律专业术语解析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法律专业术语解析,包括产业间和产业内的转型升级,转型方式的多样性,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产业升级以及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实践和方向。企业可以通过产业创新、股份制转型、科学管理、科技创新和合作联盟等路径实现转型升级,从而适应市场竞争和提升自

  • 个人独资企业名称变更登记条件

    个人独资企业名称变更登记的条件。包括与同行业企业名称不重复、与其他企业名称不重复、与注销或被吊销企业名称不重复等要求。特殊字样如“中国”、“中华”等需审批。冠省名也需审批,且必须符合国家规定。

  • 民营企业债权融资方式

    民营企业的债权融资方式,包括私人信用借款、商业信用、租赁、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资本市场融资和利用外资等六种方式。企业应根据自身状况选择合适的债务结构,并随时调整。

  • 非公司私营企业是否具有法人资格
  • 民营企业调整的合法依据和必要性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应该要注意的事项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