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类型 > 私营企业 > 民营企业融资的法律风险

民营企业融资的法律风险

时间:2023-09-12 浏览:3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3490
在中国当下的环境下,民营企业融资具有法律风险的最根本原因是:民营企业贷款难、发行债券难、上市难,这既是也个历史问题也是个现实问题。一方面由于传统的政策法律环境以及银行体制下,民营企业在获得国有银行贷款方面有很多看不见的障碍,另一方面是民营企业实行粗放式经营,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不透明,诚信意识差、管理结构模糊、缺乏长远规划、短期行为多。因而,公司一旦出现资金困难往往就会采取其他方式来融资。而这些特殊方式因其处于法律灰色地带,或者根本就是非法行为,法律风险的隐患是极其明显的。

民营企业常见的融资方式及其法律风险

1. 民间筹资

民间筹资是民营企业发展中常用的融资方式。该方式通过提供高息吸引借款人,以解决企业资金需求的紧迫性。然而,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区分合法的民间借贷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这种筹资方式很容易陷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困境。河北孙大午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 骗贷手段融资

通过编制虚假信息和财务报告,提供虚假担保,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银行贷款的方式来融资。可以想象,不正当手段本身就是一种短期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在行为之初就潜藏着风险。一旦涉及诉讼,只要银行采取司法措施主张权益,企业将立即陷入困境。

3. 不当使用融资

不当使用融资包括盲目进行虚拟扩张或进行赌博性投资,以及将借来的资金形成的资产作为抵押进行融资再融资。一旦资金链断裂,整个企业将会面临崩溃。

4. 故意拖欠贷款或长期占有客户资金

企业采取故意拖欠贷款或长期占有客户资金的方式来所谓的提高资金利用率。一旦形成集团诉讼,债权人将纷纷要求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届时,公司重要的厂房、机器设备等可能会被查封,导致公司无法正常经营,这无疑是贪小失大的行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法律性质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法律性质,包括其概念、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区别。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是外国合营者提供资金、技术等为报酬的合作形式,建立在契约基础上,是过渡到股权式合营企业的预备阶段。与合资经营企业相比,它们在出资方式、出资比例、利润分配、风险承担、经营

  • 第一章 总则

    个人独资企业的经营资格确认和登记规范的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的相关流程,以及经营活动中的相关规定。文章还介绍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登记机关的职责,以及设立个人独资企业的条件和申请流程等具体内容。

  • 独资企业:个人出资经营的法律解释

    独资企业的定义及其法律解释,包括独资企业的设立条件、注册登记所需提交的文件以及变更登记的具体要求。独资企业是由个人出资经营、归个人所有和控制,承担无限经济责任的企业。在设立和变更过程中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涉及法律、行政法规审批的业务需提交批准文件。

  • 民间融资存在的外因是什么

    民间融资存在的外因,主要包括:国有商业银行经营重心转移,对县域经济及民营经济融资服务不足;银行资金投向制度冲突导致对民营企业投放不足;中小民营企业自身条件限制,如规模小、信誉不足等,增加了银行借贷风险;直接融资渠道有限,资本市场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

  • 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及其法律影响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应该要注意的事项是什么
  • 民营企业常见的融资方式及其法律风险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