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海商法 > 船舶 > 船舶优先权 > 海商法什么是船舶优先权

海商法什么是船舶优先权

时间:2022-08-20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38437
船舶优先权,是指特定海事债权人依法享有的、当债务人不履行或不能履行债务时,以船舶为标的的对担保物优先受偿的权利。关于海商法什么是船舶优先权的问题,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大家作详细的介绍,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

一、船舶优先权的定义

1、船舶优先权是指特定海事债权人根据法律规定,在债务人未履行或无法履行债务时,对以船舶作为担保物的债权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船舶优先权是指海事请求人根据该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向船舶所有人、光船承租人、船舶经营人提出海事请求,并对产生该海事请求的船舶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

二、具有船舶优先权的海事请求

下列海事请求具有船舶优先权:

(一) 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用的给付请求

包括船长、船员和其他在编人员根据劳动法律、行政法规或劳动合同产生的工资、其他劳动报酬、船员遣返费用和社会保险费用的给付请求。

(二) 人身伤亡的赔偿请求

指在船舶营运中发生的人身伤亡所产生的赔偿请求。

(三) 港口规费的缴付请求

涵盖船舶吨税、引航费、港务费和其他港口规费的缴付请求。

(四) 海难救助款项的给付请求

包括海难救助所需的款项的给付请求。

(五) 船舶侵权行为的财产赔偿请求

指船舶在营运中因侵权行为产生的财产赔偿请求。

三、船舶优先权的特征

船舶优先权具有以下特征:

1、法定性

船舶优先权是根据法律明文规定产生的权利,不是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法律规定是不可随意变更或消除的。法定性有助于保护优先权的行使,维护当事人的利益。

2、追及性

一旦船舶优先权产生,它就依附于物,不因所有权转移等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可以对抗善意第三人。然而,船舶优先权并非永久存在,如果优先权人在规定期限内未行使权利,优先权将随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此外,当善意第三人通过司法程序拍卖船舶时,船舶优先权也将消失。

3、非公示性

船舶优先权不需要通过登记、占有或其他任何公示方法来证明,这与其他担保物权有很大区别。船舶优先权作为一种不公开、隐蔽但效力强大的特权,对第三人的利益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各国都严格限定船舶优先权所担保的海事请求范围,以保护第三人的利益,防止受到损害。

4、优先受偿性

船舶优先权具有优先受偿的特征,但与其他担保物权的优先性略有不同。无论债权是否有担保,船舶优先权的效力都优于船舶留置权和船舶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在清偿时享有优先权。国际公约和大多数国家的法律都明确规定,享有船舶优先权的债权优先于船舶留置权和船舶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我国《海商法》也做出了同样的规定。

以上内容阐述了船舶优先权的定义和特征。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问,欢迎登录我们的网站咨询我们的律师,获取更多信息。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船舶转让后优先权的实现方式

    船舶转让后的优先权实现方式。依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船舶优先权涉及海事请求的多种情况,包括工资、人身伤亡赔偿、港口规费等。持有有效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证书的船舶,其油污损害赔偿不属于优先权范围。船舶优先权不因船舶所有权转让而消灭,但特定情

  • 诉讼保全反担保优先受偿

    诉讼保全的性质和作用,以及其与优先受偿权的关系。财产保全是在民事诉讼中为确保判决能够实现而采取的措施,但并不意味着获得优先受偿权。法律未赋予财产保全人优先受偿权,它只是为保障判决执行而存在的措施。已实施保全措施的债权人在优先受偿权情况下没有优先权。在

  • 合伙债务清偿制度的重要规定

    合伙债务清偿制度中的重要规定。在正常运行期间,合伙企业的财产与合伙人的财产相对独立,债权人应向合伙企业主张权利。当合伙企业无法清偿债务时,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合伙企业破产时,普通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在债权竞争时,遵循分别优先权制度。此外,第三人作

  • 船舶优先权与留置权

    船舶优先权和船舶留置权的定义、特点及其在受偿顺序中的关系。船舶优先权是海事请求人对产生海事请求的船舶享有的优先受偿权利。船舶留置权则是造船人或修船人在合同另一方未履行合同时,有权留置所占船舶以保障费用受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规定,船舶优先权

  • 船舶担保物权及针对船舶的请求权
  • 房地产租赁纠纷的主要类型
  • 婚前个人财产身故如何分配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