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资管理办法的内容有哪些
时间:2023-10-10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外资的注入对我们经济的影响可谓是把双刃剑,若是处理其以正当的方法,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推力,相反,则是我们经济发展潜在毒瘤。为了正确引进外资,提高外资利用,促进经济发展,我们国家对于外商投资管理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规定。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将为我们进行讲解。
严格执行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制
维护经济安全
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应从维护经济安全的角度出发,对外商投资项目进行核准。这包括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垄断、投资准入和资本项目管理等方面。我们要坚持先核准外商投资项目,再设立企业的原则,以防止设立空壳公司。所有类型的外商投资项目,包括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项目、外商购并境内企业项目、外商投资企业增资项目和再投资项目等,都必须实行核准制度。
加强对外商投资项目真实性的审查
核定项目总投资
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在核准项目时,应根据项目建设规模和主要建设内容等因素核定项目总投资。必要时,可以委托有资质的咨询机构进行评估。我们要注意把握并监控境外资金的流向,严格管理外商投资项目总投资与资本金的差额。同时,要落实融资方案,对需要外债的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外债管理的规定。另外,我们还要加强对境外投资者背景和资信情况的审查,对背景不明、资信达不到要求或材料不完整的项目,要进行严格审查,以防止无真实投资背景的外汇资金流入。
落实外商投资项目分类分级管理制
根据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根据《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总投资1亿美元及以上的鼓励类、允许类项目和总投资5000万美元及以上的限制类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项目申请报告。而总投资1亿美元以下的鼓励类、允许类项目和总投资5000万美元以下的限制类项目,则由地方发展改革部门核准,其中限制类项目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核准。这类项目的核准权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下放。
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严格各项项目核准条件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
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严格规范新开工外商投资项目的条件。项目单位在向发展改革部门报送项目申请报告时,如果涉及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环评审批等事项,必须附上相关文件。对于有关文件办理事项,要按照相关主管部门规定的程序和权限进行执行。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私营企业改制流程
私营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的流程以及内资公司转为外商投资企业的操作步骤。改制流程包括制订改制方案、职工大会决议等步骤。转为外商投资企业则需要股东会决议、签订意向书、项目建议书审批等步骤。最终领取相应的营业执照。
-
其他组织的定义和范围
我国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中定义的其他组织的范围,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依法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的企业形式,以及社会团体的分支机构、法人的分支机构等。此外,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乡镇企业和街道企业
-
外资企业设立申请程序
外资企业设立申请的程序和具体要求的文件内容。申请程序包括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章程等文件的提交,以及涉及的法律证明和资信证明文件的准备。此外,还包括与地方政府沟通获得支持的书面答复,以及外资企业设立后需要进口的物资清单等。申请程序要求文件语言、外国
-
公司法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对内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对外转让的要求
公司法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对内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对外转让的要求。其中涉及内外资股东股权转让的同意权、外资股权转让的核准和工商变更登记、向第三人转让股权及其条件限制、外国投资者出资未到位的股权质押及其转让的限制,以及外资股权部分转让后不得导致外资股比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电信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
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的界定标准及待遇
-
外资企业的法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