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0年10月31日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的决定》,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为了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促进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允许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以下简称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设立外资企业,并保护外资企业的合法权益。
本法所称的外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有关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不包括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
设立外资企业,必须有利于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鼓励举办产品出口或者技术先进的外资企业。国家禁止或者限制设立外资企业的行业由国务院规定。
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的投资、获得的利润和其他合法权益,受中国法律保护。外资企业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不得损害中国的社会公共利益。
国家对外资企业不实行国有化和征收;在特殊情况下,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对外资企业可以依照法律程序实行征收,并给予相应的补偿。
设立外资企业的申请,由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机关审查批准。审查批准机关应当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九十天内决定批准或者不批准。
设立外资企业的申请经批准后,外国投资者应当在接到批准证书之日起三十天内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外资企业的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该企业成立日期。
外资企业符合中国法律关于法人条件的规定的,依法取得中国法人资格。
外资企业应当在审查批准机关核准的期限内在中国境内投资;逾期不投资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权吊销营业执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外资企业的投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外资企业分立、合并或者其他重要事项变更,应当报审查批准机关批准,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外资企业依照经批准的章程进行经营管理活动,不受干涉。
外资企业雇用中国职工应当依法签定合同,并在合同中订明雇用、解雇、报酬、福利、劳动保护、劳动保险等事项。
外资企业的职工依法建立工会组织,开展工会活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外资企业应当为本企业工会提供必要的活动条件。
外资企业必须在中国境内设置会计账簿,进行独立核算,按照规定报送会计报表,并接受财政税务机关的监督。外资企业拒绝在中国境内设置会计账簿的,财政税务机关可以处以罚款,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责令停止营业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外资企业在批准的经营范围内所需的原材料、燃料等物资,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可以在国内市场或者在国际市场购买。
外资企业的各项保险应当向中国境内的保险公司投保。
外资企业依照国家有关税收的规定纳税并可以享受减税、免税的优惠待遇。外资企业将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在中国境内再投资的,可以依照国家规定申请退还再投资部分已缴纳的部分所得税税款。
外资企业的外汇事宜,依照国家外汇管理规定办理。外资企业应当在中国银行或者国家外汇管理机关指定的银行开户。
外国投资者从外资企业获得的合法利润、其他合法收入和清算后的资金,可以汇往国外。外资企业的外籍职工的工资收入和其他正当收入,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后,可以汇往国外。
外资企业的经营期限由外国投资者申报,由审查批准机关批准。期满需要延长的,应当在期满一百八十天以前向审查批准机关提出申请。审查批准机关应当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三十天内决定批准或者不批准。
外资企业终止,应当及时公告,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清算。在清算完结前,除为了执行清算外,外国投资者对企业财产不得处理。
外资企业终止,应当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缴销营业执照。
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实施细则,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企业转型为外资企业的法律程序。文章详细介绍了成立外资企业的条件、内资企业转为外资企业的程序以及所需提交的材料。包括外资企业的出资额、出资人要求、项目准入规定等,以及具体的转型程序和所需文件,如申请书、决议、批准证书等。
外国企业或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的管理办法。该办法规范了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的行为,鼓励先进技术和管理的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并详细阐述了外资合伙企业的设立登记、变更登记、解散和注销等管理流程,以及合伙人退伙的相关规定。同时,该办法还涉及财务会计、税务、
如何注册外商投资公司的详细流程。首先介绍了外商投资企业的注册程序,包括设立申请、提交文件、登记主管机关审批和颁发营业执照等步骤。其次列举了外商投资企业申请设立登记时需提交的文件清单。最后介绍了外资企业的出资方式,包括可自由兑换的外币、机器设备、工业产
外资企业在中国设立的程序和要求。包括投资审批、备案、申请设立、审批流程、报告要求等。外资企业需提交相关文件并获得审批机关批准后,方可设立。设立后需进行备案和税务登记,若未按要求完成,审批证书将自动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