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行政是什么

时间:2022-09-07 浏览:9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43705
机关行政是指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出于发挥行政职能,实现行政目标的目的,而对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和工作环境所进行的管理活动,拘役包括机构的设置、行政人员的配备、决策的制定等活动。关于机关行政是什么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机关行政的定义和法律依据

1. 机关行政的定义

机关行政是指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为发挥行政职能、实现行政目标而对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和工作环境进行的管理活动。这些活动包括机构的设置、行政人员的配备、决策的制定等。

2.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十五条和第一百零五条,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分别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和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行政许可需要行政机关内设的多个机构办理的情况下,该行政机关应当确定一个机构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并统一送达行政许可决定。

机关行政的职责

机关行政的职责包括参与政务、管理事务和提供优质服务。

具体来说,机关行政是指综合办事机构对机关的日常事务、规章制度和工作秩序等进行的自身事务管理。机关行政在组织中具有中心的地位、枢纽的地位和窗口的地位。

机关行政的工作原则包括服务原则、节俭原则、清正原则、效率原则和联系原则。

在执行和管理过程中,行政机关有权作出行政决策、发布行政命令和行政决定,并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行政机关都实行负责制,除少数国家如瑞士等行政机关实行合议制。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审计机关编制年度经费预算草案的依据

    审计机关编制年度经费预算草案的依据,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本级人民政府的决定和要求、审计机关的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定员定额标准以及上一年度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的变化因素。审计机关在编制经费预算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以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 派出机关的行政主体资格

    派出机关的行政主体资格及其类型。派出机关是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的行政机关,具有行政法上的主体资格。我国主要有三种类型的派出机关:行政公署、区公所和街道办事处。除行政法律规范授权的情形外,派出机构的内部机构或派出机构都不具有行政主体的

  • 行政不作为的构成要件

    行政不作为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客体、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行政不作为主体是行政主体,其不作为状态对行政法所保护的利益造成侵害。行政不作为的客体是为行政法所保护的利益,包括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客观方面表现为行政主体在法定

  • 当事人拒不上庭的后果及法律处理方式

    当事人拒不上庭的后果以及法律处理方式。原告经法院两次合法传唤后拒不上庭会被视为申请撤诉;对于被告,法院可采取缺席判决的处理方式,若不到庭会导致无法辩护,需要承担可能败诉的后果。

  • 行政不作为的定义与特点
  • 行政诉讼的一般规定
  • 行政诉讼中法院的管辖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