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外商直接投资的比较分析
时间:2024-01-23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引言
近十年来,外资在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推动了该地区的出口增长,还使一些国家从农业和原材料供应国逐渐转变为工业制品的出口国。研究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经验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与其他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在利用外资方面的比较分析,旨在找出我国在利用外资方面的差距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我国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比较分析
(一)外商直接投资的依赖程度比较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占GDP比重和外商直接投资流量占固定资本形成比重是客观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资依赖程度的指标。首先,从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占GDP比重来看,我国自1990年以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呈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到2003年,我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占GDP比重达到35.6%,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31.4%。然而,与东南亚四小龙和东盟四国相比,我国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占GDP比重方面仍存在差距。香港和新加坡两个东南亚四小龙国家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占GDP比重尤为突出,基本都在100%以上,远高于我国同期水平,展现出明显的自由港城市经济特征。东盟四国中,马来西亚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占GDP比重也远高于我国,达到了60%左右。然而,韩国和我国台湾省由于传统上更依赖于间接投资如对外借款等,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占GDP比重相对较低,韩国在2001年仅为8.5%。其次,从外商直接投资流量占固定资本形成比重来看,香港和新加坡两个东南亚四小龙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流量占固定资本形成比重也明显高于我国。东盟四国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在大多数年份里,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占固定资本形成比重都高于我国,菲律宾在某些年份也高于我国,而印尼由于国内投资环境不利,外资出现了净流出现象。我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流量占固定资本形成比重自1995年以来,大致保持在10%至14%之间,与同期世界和发展国家的平均水平相当。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我国虽然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绝对金额上表现可观,但如果用GDP和固定资本修正后的相对数据进行分析,许多东南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功,其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占GDP比重和外商直接投资流量占固定资本形成比重均高于我国。相对于经济规模而言,我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并不突出,因此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我国仍有拓展空间。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我国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存在差距与不足。尽管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绝对金额较大,但相对于经济规模而言并不突出。因此,我国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提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能力。具体建议包括改善投资环境、加强产业政策引导、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等。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我国将能够进一步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依赖程度,促进经济发展。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外贸公司出口产品后结算问题的规定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外贸公司出口产品后的结算问题。规定指出,外贸公司代理出口商品的结算需扣除代理费用后汇入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账户。对于产品由外贸公司收购再出口的结算,可以使用人民币或经批准后使用外币计价结算。外商投资企业在没有外汇额度收
-
私营企业改制流程
私营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的流程以及内资公司转为外商投资企业的操作步骤。改制流程包括制订改制方案、职工大会决议等步骤。转为外商投资企业则需要股东会决议、签订意向书、项目建议书审批等步骤。最终领取相应的营业执照。
-
第一章 总则
外商投资企业的会计工作的相关制度。制度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等。制度规定了会计核算原则,包括会计核算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用借贷复式记账法等。还详细说明了记账与账簿的相关内容。
-
苏州市外商投资企业管理条例
苏州市为了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和保障其合法权益而制定的管理条例。该条例适用于苏州市行政区域内的所有外商投资企业,明确了管理机构和职责,包括市外经贸委及县级市、区对外经济贸易行政管理部门的综合管理和外商投资企业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协调、服务、监督职
-
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入账、结汇流程
-
我国外资市场准入制度的基本含义
-
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的界定标准及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