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吸引和利用外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并及时提供用地是至关重要的。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应进一步认识到外商投资企业用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正确处理依法管理和为外资企业服务的关系,坚持资源管理和资产管理的原则,保护国有土地收益和外资企业用地的合法权益,努力提高办事效率,确保外资企业用地的合理需求。
外商投资企业应通过出让或划拨方式获取土地使用权。商业、金融、旅游、服务、商品房开发等经营性用地应采取出让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与企业签订出让合同,一次性收取出让金。通过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出租、抵押或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科学技术工业土产和公共福利设施的外商投资企业用地一般可以采取行政划拨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与企业签订场地使用合同,收取场地使用费。通过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未补办出让合同、补交出让金前,土地使用权不得转让、出租、抵押。
利用中方合营、合作的原有划拨土地使用权作为合营或合作条件的,由市、县土地管理部门与中方合营合作者签订场地使用合同或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土地使用费或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由中方合营合作者缴纳,也可由合资、合作企业缴纳。租赁中方厂房、场地举办外商投资企业的,由县、市土地管理部门与出租方签订场地使用合同或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由出租方缴纳土地使用费或出让金。利用中方原有场地,但中方未将土地作为合营合作条件的合资企业,由市、县土地管理部门与合营、合作企业签订场地使用合同或土地出让合同,土地使用费或出让金由合资企业缴纳。
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政府行为,必须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与土地受让方签订土地出让和场地使用合同。合同按国际惯例和经济运行形式签订,具有法律效力,双方都必须共同遵守,不得违约。因此,必须加强合同的管理。签订合同双方必须在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下进行,若时间紧迫,可以先签订意向协议,待条件成熟时再签订正式合同。各地要根据示范文本内容,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签订合同。合同用词要严谨,语言表达要准确、字迹端正,不得涂改,各条款不得自相矛盾。合同必须明确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土地面积、地点、规划用途、投资开发期限内地开发程度、出让金额、支付方式、期限、币种,双方权利和义务,土地使用费调整的期限及幅度、违反合同的罚则,以及其他应约定的事项。同时,还必须附有土地使用条件。
关于土地使用权出让和划拨的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举办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等外商投资企业。主管部门为市和市郊区县土地管理局等。外商投资企业可通过申请取得土地使用权,签订合同并支付相关费用。对于产品出口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可享受场地使用费减免等优惠待遇
外商投资拍卖企业设立的行政许可相关问题。其中涉及法律依据、申请条件、申请材料、许可程序、告知方式和审批主办单位等方面的内容。申请设立的外商投资拍卖企业需满足经济实力、拍卖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等条件,并需提交相关材料。许可程序需向商务部申请,商务部将在规
股权质押合同是否需要贴花的问题。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印花税税目中并未明确列出股权质押合同。而根据《担保法》和《物权法》的规定,股权可以作为质押物。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也确认了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股权质押的合法性。因此,进行股权质押
办理自动进口许可证所需材料。首次办理需准备自动进口许可证申请表并复印第二联填写,还需提供批准证书、营业执照复印件、外商投资企业实际生产能力说明、进口设备物料清单及企业合同章程等相关材料。而第二次办理则需提交自动进口许可证申请表复件第二联及其他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