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且情节恶劣的行为构成遗弃罪。
2. 犯罪行为人应承担刑事责任,包括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 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行为构成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2. 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且情节恶劣的行为,可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本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并具有抚养能力的人。
法律上的扶养义务包括:
1. 夫妻之间互相扶养的义务。
2.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3. 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4. 离婚后,父母仍对子女有抚养相教育的义务。
5. 养父母与养子女、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与生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抚养、赡养义务相同。但养子女与生父母间的权利和义务因收养关系成立而消除。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其生父母应负担子女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到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
6. 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已故父母的未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
7. 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已故子女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8. 兄姐对于已故或无力扶养的未成年弟妹有扶养的义务。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对于遗弃罪的定义和触犯的法律条款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遗弃罪不仅在刑法中有相关规定,也在其他法律中有所规定,旨在保护年老、年幼和患病人群,减少他们被遗弃的可能性。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访问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及判决标准,包括单位犯罪的定义、刑罚以及法人代表在企业犯罪中的责任。同时,针对偷税行为的刑事责任及判决标准和法人代表在偷税犯罪中的法律责任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不同情况下法人代表承担法律责任的具体情况。
盗窃罪的追诉时效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盗窃案件一旦立案侦查,不受追诉时效限制,但犯罪经过一定期限后将不再追诉。对于不同等级的刑罚,有不同的追诉期限。特定情况下,如逃避侦查或被害人提出控告并被相关机关立案,追诉期限将不受限制。
行政处罚后符合刑事立案标准的各种情况,包括违法行为构成犯罪时的法律处理流程。文中提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如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区别,以及违法行为构成犯罪时的刑事责任承担方式。同时,也详细阐述了刑事案件公安不立案的处理方式和自诉案
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形,包括共同过失犯罪行为、故意加过失的情形、犯罪的故意内容不同、同时犯、实行过限、事前无通谋的事后帮助以及先后犯等特殊情形。在这些情况下,行为人不会构成共犯关系,而是各自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