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寻衅滋事和妨害公务应当是妨害公务更严重,虽然寻衅滋事的刑罚更重,但是妨害公务的危害性更高,寻衅滋事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七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地方各级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所谓公共秩序包括公共场所秩序和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守的共同准则。
(二)客观要件 本条将寻衅滋事罪的客观行为方式具体规定为:
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
2、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 ;
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
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l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上只能由故意构成。即公然藐视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
(五)、行为人只要有上述四种情形中的任意一种,就构成寻衅滋事罪。但在审判实践中,行为人往往既“强拿硬要”,又“随意殴打他人”,或者先“追逐、拦截、辱骂他人”,后“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
(六)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l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七)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上只能由故意构成。即公然藐视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
综上所述,针对一些人在处理问题或是其他个人集体行为不恰当的行为方式,如果打扰或损害他人的合法利益即属于违法行为,轻者判拘留,如果只是伤害或公共不利影响较大则可能会立案,判以刑罚或拘留罚款。如果出现对方上门寻衅滋事的现象可以报案,寻求公安机关帮助。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关于领导受贿员工法律责任的各种情境和规定。文章详细阐述了单位受贿罪、个人受贿罪的量刑标准和处罚规定,同时讨论了国家工作人员、司法工作人员、公司企业工作人员以及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在受贿方面的法律责任。对于不同职务和身份的人员,根据其所涉及的受贿
幼儿园虐童事件的法律处罚措施。幼师虐待幼儿的行为是违法的,《刑法修正案(九)》对此类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单位犯罪的责任追究和刑事处罚。同时,《治安管理处罚法》也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此外,《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明确禁止虐待未成年人。
中国刑法第128条关于枪支管理的规定。该条款明确了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并对不同情节进行了详细划分。此外,还介绍了非法持有枪支、私藏弹药的具体情况以及非法出借枪支的刑罚和其他违反枪支管理规定的处罚。
盗窃罪的刑事责任。文章介绍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刑法》的相关规定,说明了盗窃罪的三种构成情形:非法占有、秘密窃取和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其中,秘密窃取是区别其他侵犯财产罪的主要标志。文章还指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