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代表诉讼的起诉名义是基于公司怠于行使诉讼权利。也就是说,只有当公司未履行追究给公司造成损害责任的职责时,股东才能代表公司行使诉讼权利,旨在充分发挥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如果公司不采取诉讼手段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可能会导致公司权益受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股东代表诉讼才会发生。
在提起诉讼之前,股东必须向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或监察人提出请求,要求公司直接提起诉讼。只有在董事会、监事会或监察人接到请求后,并经过一定期间未提起诉讼的情况下,股东才有权利代表公司提起诉讼。
在中国,随着证券民事赔偿直接诉讼案件的增多,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必然会得到推动。股东代表诉讼案件主要发生在股份有限公司和责任有限公司中,主要涉及股东、公司董事会和责任人之间的利益博弈。通过股东代表诉讼,可以使公司获得收益,并使公司和全体股东获益或减少损失。
与以股东私益权为目的的直接诉讼相对应,股东代表诉讼是基于股东共益权而产生的间接诉讼。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公司、社团或全体股东、全体社团成员的利益,同时也维护了该股东或该社团成员的个人权益,具有代位诉讼和代表诉讼的双重特征。
股东代表诉讼具有两个作用:一是损害赔偿作用,二是违法行为抑止作用。从长远来看,股东代表诉讼不仅可以使公司的损害得到补偿或追偿,更重要的是激励和警戒潜在的或可能的责任人,发挥违法行为抑止作用。
中国公司法下股东代表公司提起诉讼的情形。当公司高管侵害公司利益,股东书面请求公司监事或董事会提起诉讼未果时,可代表公司起诉。股东直接诉讼包括决议无效之诉、决议撤销之诉、损害赔偿之诉和查阅权请求之诉。修订后的公司法增加了股东的查阅请求权,并为股东提起损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几种情况。首先,当公司资本显著不足且债权人因股东欺诈行为受损时,可适用此制度。其次,为了逃避合同义务而设立新公司或利用现有公司掩盖真实行为,也适用此制度。再者,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规避法律义务或转移财产进行欺诈的行为同样适用。最
执行董事在特定情况下是否可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只要股东持有公司股票的比例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代表公司进行诉讼。文章还涉及了丈夫坐牢后妻子能否成为股东、股权变更和更改公司名称的关系,以及占股一半的股东联系不上时如何办理股权变更等
股东代表诉讼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必须是公司的合法股东,且需满足一定持股时间和比例要求。股东需遵循公司规章制度中的具体规定,以书面形式请求监事会或董事会采取行动,若公司不采取行动造成损失,股东可代表公司提起诉讼。胜诉利益归属于公司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