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派生诉讼中有关原告的资格有哪些规定
时间:2024-06-30 浏览:5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股东派生诉讼中对提起诉讼的股东的要求通常是从两个方面来限制的,一是持股时间,二是持股比例,只有符合其中一种条件的股东才能提起股东派生诉讼,下面是手心律师小编对股东派生诉讼原告的规定的详细介绍,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让大家对股东派生诉讼原告的资格有进一步的了解。
股东派生诉讼中原告资格的规定
持股时间合格
根据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规定,股东派生诉讼的原告必须是公司的股东,也就是说,在提起和维护派生诉讼时,原告必须一直保持股东身份。不同国家的《公司法》对原告股东的资格设定了一些限制。我国新《公司法》的第151条也对此进行了规定。根据该条规定,原告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持股时间超过一定期限:对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原告必须连续持有公司股份180天以上。这样的规定是为了防止恶意竞争者在侵害公司行为发生后购买公司股份,并利用诉讼来干扰公司的正常运营。我国借鉴了英美法系的“当时股份拥有原则”,即将原告限定为在诉讼过错行为发生时就持有公司股份的股东。
持股比例合格
我国实施的《公司法》规定,持有公司股份超过10%的股东有权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这一规定通常被视为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一种保护措施。根据新《公司法》的第100条,持有单独或合计超过10%公司股份的股东才有资格提起股东派生诉讼。这一规定确保了提起此类诉讼的原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更好地保护了中小股东的权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基础及其意义
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基础和意义。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基础可以基于民法上的代理理论来解释。该制度作为法人制度的必要补充和升华,能够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债权人的利益,防止法人制度的价值目标被异化。同时,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也是法人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弥补了单
-
股东代表诉讼的特征
股东代表诉讼的特征,包括救济对象、诉因、诉讼当事人及诉讼效果的特征。股东代表诉讼的救济对象是公司董事、经理等侵害公司权益的人,而非股东个人。其诉因与公司股东个人没有直接的权利义务关系。股东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被告是侵害公司利益的人,而公司本身不是被
-
什么是股东直接诉讼和代表诉讼制度
股东直接诉讼是指当股东的利益遭受侵害时,股东可以依法径直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损害赔偿,诉讼结果也由股东自己直接承担。股东代表诉讼,又称为股东衍生诉讼或股东派生诉讼,是指当公司权利受到损害,且公司未追究侵害股东利益人的法律责任时,由股东代表公司对侵害人
-
股东代表诉讼案件审理中的几个问题
作者以为各国对该种诉讼制度予以不同的称谓,表明了各国对其进行考察时所取的角度不同:“股东代表诉讼”这一概念强调在该类诉讼中,原告股东实际上代表着与其具有相同地位的所有股东而起诉[1];而“股东派生诉讼”这一概念则强调原告股东的诉权是来源于公司而非股东自己
-
股东派生诉讼若干问题探讨
-
派生诉讼存在哪些问题
-
派生诉讼有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