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35条的规定,合伙的债务应由合伙人按照出资比例或协议的约定,以各自的财产承担清偿责任。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如果某一合伙人偿还了超过其应当承担数额的合伙债务,该合伙人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
在虚假出资注册的企业被否定法人人格后,股东之间对企业债务的承担责任应如何界定呢?根据海安县法院一审判决,企业法人人格被否定后,出资人之间应被认定为合伙关系。对于超出自己应承担债务比例的出资人,其有权向其他出资人追偿。根据该判决,被告王某应向原告刘某支付代垫款13947.36元。
2000年3月17日,原告刘某、被告王某等6人发起设立了海安日出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8万元。然而,该注册资本全部借用了海安县环球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部的资金,并在注册完毕的次日即将该款归还。各出资人约定了出资比例,其中原告刘某出资6万元,占比5.56%;被告王某出资80万元,占比74.08%。
2000年3月31日,海安日出公司与外国公司合资成立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南通日出公司。南通日出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0万美元,其中中方出资人海安日出公司出资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50万元)。然而,海安日出公司仍然是向环球公司借款50万元进行出资,并在南通日出公司验资后将该款归还环球公司。
2004年3月,南通中院及海安法院在审理相关案件中查明,海安日出公司和南通日出公司的出资均为虚假,两公司的实有资本均未达到法定最低限额,因此两公司均不具备法人资格。
根据海安县法院的审理结果,由于海安日出公司股东虚假出资和南通日出公司中方股东虚假出资,导致两公司的实有资本低于法定最低限额,因此两公司均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在这种情况下,各出资人应被认定为合伙关系。合伙人对合伙债务对外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而在合伙内部,合伙的债务由合伙人按照出资比例或协议的约定分担责任。如果合伙人偿还了超过其应当承担数额的债务,该合伙人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
根据法院的判决,原告刘某超额承担了债务,因此有权向被告王某提出追偿纠纷诉讼。海安县法院认定,被告王某应向原告刘某支付13947.36元的追偿款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法院作出了以上判决。
公司股东承担无限责任或赔偿责任的多种情形。包括虚假出资或虚报注册资本、股东抽逃公司资产、实质股东与名义股东的情况、有限责任公司实为自然人的独资企业、公司与股东或他公司难以区分以及关联交易等情况。同时,对于一般瑕疵行为和股东在公司成立时出资不足但后来已
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基础和意义。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基础可以基于民法上的代理理论来解释。该制度作为法人制度的必要补充和升华,能够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债权人的利益,防止法人制度的价值目标被异化。同时,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也是法人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弥补了单
股东代表诉讼的特征,包括救济对象、诉因、诉讼当事人及诉讼效果的特征。股东代表诉讼的救济对象是公司董事、经理等侵害公司权益的人,而非股东个人。其诉因与公司股东个人没有直接的权利义务关系。股东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被告是侵害公司利益的人,而公司本身不是被
公司注册资本、资产和负债、财务会计制度以及税务方面的风险问题。对于收购方来说,在收购公司时需要关注注册资本是否虚假出资、资本抽逃等问题,了解公司资产构成、股权配置以及不良资产状况。同时,需要考察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和税务问题,以避免潜在风险。律师团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