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18岁结婚政策并没有通过,因此在我国,18周岁结婚是不合法的。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只有18周岁的情况下,都不符合法定结婚年龄的要求,因此无法进行结婚登记。目前,我国对结婚年龄的规定仍然按照以前的规定进行,其中明确规定男性必须年满22周岁,而女性只需要年满20周岁。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法定结婚年龄的规定,目前维持原来的规定和要求,即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法定结婚年龄是指法律规定的结婚的最低年龄。也就是说,男女双方未达到这个年龄就不能结婚,只有达到或超过这个年龄才能结婚。至于结婚的最高年龄,目前没有限制。
法定结婚年龄的确定既考虑了男女青年的身心发育,又考虑了国家控制人口、城乡群众的接受程度等社会因素。结婚关系的性质和特点要求男女当事人达到适婚年龄,这样他们才能具备必要的生理和心理条件,才能在处理婚事时做出判断,并在婚后承担对家庭、子女和社会应尽的责任。男性22周岁和女性20周岁的法定结婚年龄符合我国的国情。
虽然我国的《民法典》倡导婚姻自由,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结婚的条件。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以下至少几类人不具备结婚的条件:
(一)、已经与第三者有婚姻关系,而且这种婚姻关系没有解除的人。这种情况下,再次结婚将构成重婚罪。
(二)、年龄低于法定结婚年龄的人:男性早于22周岁,女性早于20周岁。
(三)、患有不应结婚的生理缺陷。例如,患有未经治愈的麻风病或其他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者,是禁止结婚的。
(四)、与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关系的亲人结婚,即近亲结婚,也是不允许的。这违反了我国提倡的优生学原则。
(五)、对于丧失性行为能力的人,并不是说不能结婚,但必须在事先与对方讲明。如果隐瞒这一情况,并与对方结婚,导致婚后夫妻感情破裂,一方要求离婚的,应当准予离婚。
综上所述,法定结婚年龄目前仍然控制在男性不小于22周岁,女性不小于20周岁,并且国家提倡晚婚晚育政策。18周岁结婚的法定年龄规定并没有通过,因此18周岁结婚属于违法行为。只有部分少数民族根据当地习俗和区域自治规定,有权在18周岁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结婚的法律要求,包括自愿性、法定婚龄和一夫一妻制原则。结婚必须是双方的完全自愿行为,法定婚龄为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申请结婚的双方必须没有配偶,只能为未婚者、丧偶者或离婚者。这些规定体现了婚姻自由原则和我国国情。
婚前所购房屋的产权属性问题,婚前全款购买的房屋属于个人财产,而婚前首付和贷款购买的房屋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存在争议。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夫妻共同财产的特征,包括主体、获取时间、来源、所有权和处理权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无法证明财产归属的推定和夫妻一方死亡的
旁系三代亲属能否结婚的问题以及我国法律规定不能结婚的血亲范围。根据婚姻法,旁系三代亲属是被禁止结婚的,禁止结婚的血亲分为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其中,直系血亲包括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等关系。
18岁不能登记结婚。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事实上,虽然国家规定的女性的结婚年龄是20周岁,男性的结婚年龄是22周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晚婚晚育现在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况且满18周岁的成年人大多还在学校读书,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