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持股条件:提起代表诉讼的股东必须在损害公司利益行为发生时持有并持续持有公司股份。根据不同观点,也可以要求持有公司股份的时间至少为损害公司利益行为发生前的6个月。
2. 股权要求:提起代表诉讼的股东,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所持公司股份应不少于10%,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所持公司股份累计应不少于1%。
股东提起代表诉讼时,应当提供证据证明存在以下情况之一:
1. 公司未起诉:股东已于2个月前请求公司提起诉讼,但公司未起诉。
2. 转移财产或超时:有关财产即将被转移、有关权利的行使期间或者诉讼时效即将超过。
3. 紧急情况:其他紧急情况,需要立即起诉。
股东提起代表诉讼后,其他股东以相同理由请求参加诉讼,符合相关规定的,应当允许其作为共同原告参加诉讼。但如果其他股东增加诉讼请求,应当告知其另行起诉。
股东提起代表诉讼时,可以将有关交易相对人列为被告或者第三人一并起诉,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股东提起代表诉讼后,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公司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被告在答辩期间内提供证据证明原告存在恶意诉讼情形,并申请人民法院责令原告提供诉讼费用担保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担保数额应当相当于被告参加诉讼可能发生的合理费用。
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基础和意义。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基础可以基于民法上的代理理论来解释。该制度作为法人制度的必要补充和升华,能够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债权人的利益,防止法人制度的价值目标被异化。同时,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也是法人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弥补了单
股东代表诉讼的特征,包括救济对象、诉因、诉讼当事人及诉讼效果的特征。股东代表诉讼的救济对象是公司董事、经理等侵害公司权益的人,而非股东个人。其诉因与公司股东个人没有直接的权利义务关系。股东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被告是侵害公司利益的人,而公司本身不是被
股东代表诉讼的法律认定及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股东代表诉讼可以提出撤诉申请书,是否批准撤诉由法院决定。股东需满足特定条件才能提起诉讼,包括持股时间和持股比例等要求。股东需遵循公司规章制度,保障公司实际利益,并向公司提交书面请求。胜诉利益归属于公司。若有
股东代表诉讼的撤诉问题。股东代表诉讼可以提交撤诉申请书,是否准许撤诉由人民法院裁定。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必须是公司的股东,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如连续持股时间和持股比例等。前置条件是必须先向有关公司机关提出请求。股东代表诉讼主要针对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