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从《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的规定中可以知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一)重婚;(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三)未到法定婚龄。婚姻无效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原则判决。对重婚导致的婚姻无效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
一、导致婚姻无效的事由
1.重婚
我国实行一夫一妻制度,禁止任何人同时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配偶。如果有一方重婚,婚姻应被认定为无效。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同时,重婚也构成犯罪,需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重婚分为有配偶的一方重婚和无配偶的一方重婚。对于无配偶的一方重婚,我们可以通过其是否“明知”对方有配偶来区分主观上的恶意和善意,这也是判断是否构成重婚罪的标准。具体来说,如果无配偶的一方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登记结婚,则其主观上是恶意的,构成重婚罪;如果无配偶的一方不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登记结婚,则其主观上不具有恶意,不构成重婚。
2.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八条的规定,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3.未到法定婚龄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的规定,男性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性不得早于二十周岁结婚。在当事人申请宣告婚姻无效时仍未到法定婚龄的情况下,婚姻无效。
二、申请婚姻无效被驳回后的离婚合法性
在接到法院驳回婚姻无效申请的判决书后,可以提起离婚诉讼。如果法院未认定婚姻关系为无效,那么该婚姻关系是有效的。对于有效的婚姻关系,需要通过法律程序解除。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提起离婚诉讼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双方领有结婚证
离婚诉讼的提起必须是婚姻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其他任何第三人不得以起诉当事人的身份提出起诉。
2.提起诉讼离婚的一方必须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如果一方不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不能提起离婚诉讼。此外,法律对提起离婚的限制也有特别规定:当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如果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男方的离婚请求确有必要受理,不受此限制。根据规定,以未到法定婚龄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利害关系人为未达法定婚龄者的近亲属。法定范围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兄弟姐妹(包括同胞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抚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其他亲属关系的人不属于法定的近亲属,无权申请宣告当事人婚姻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