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小股东权益受到侵害并达到一定程度时,中小股东有权请求控制股东以合理价格购买自己所持有的股份。从我国现行《公司法》来看,中小股东要从大股东编织的“经济牢笼”中出来只有两种方式。一是将自己的股权予以转让;二是公司解散清算后收回剩余财产。但是,这两种可能的途径完全掌握在大股东手中。按照现行公司法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因此,如果不能达到过半数同意,即便能够找到受让人,股东也不能顺利将自己股份予以转让。同时,即便能够得到过半数以上股东同意,也因为难以找到受让人而不能实现。对于公司清算后剩余财产的分配权能否实现,不仅仅取决于公司能否真正解散,还取决于能否对清算进行有效的监督。按照现行《公司法》,只有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才能决定公司解散,而中小股东是难以利用该规定实现收回出资的目的。另外,按照公司清算的理论和实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是清算主体,但是因为立法并没有规定在清算中股东权利行使的具体方式,以至中小股东根本无法有效监督控制股东的清算活动,剩余财产分配权难以落实。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意义及特征,该制度是现代公司法的重要内容,对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有重要作用。它涉及原告股东、被告和公司三方的关系,并强调股东代表诉讼包含“代表权”和“代位权”两个层面。在中国,新《公司法》实施前,由于缺乏相关法律规定,股东无法通过司法途
XXXX贸易有限公司股东会决议的过程和内容。会议一致通过变更公司经营范围,涵盖了多个领域的产品销售,包括煤炭、焦炭等。同时,通过公司《章程修正案》,并委托员工办理公司变更登记手续。决议遵循了《公司法》规定的格式,包括会议基本情况、通知情况、主持情况、
甲公司与乙方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协议,涵盖了出资方定义、公司设立方式及法定事项、出资方式及出资额、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责任等方面。甲公司和乙方分别按约定比例出资,并设立了相关的权利和义务。若违反协议,需承担违约责任。最后,由甲公司负责办理公司设立手续
关于公司变更的决议,包括公司名称、注册资本、经营项目、管理层人事变更、股权转让等内容。股东会议对此进行了一系列决定,如通过普通决议和特别决议来修改公司章程和注册资本,同时调整公司经营项目,决定免去部分人员职务并任命新的管理层人员。此外,还包括股权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