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有重大过错的,应当对被告人进行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被害人明显过错的从轻比例般为减少基准刑的20-30%;
2.被害人一般过错的从轻比例一般为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对被告人作出有罪认定后,人民法院认定被告人的量刑事实,除审查法定情节外,还应审查以下影响量刑的情节:
(一)案件起因;
(二)被害人有无过错及过错程度,是否对矛盾激化负有责任及责任大小;
(三)被告人的近亲属是否协助抓获被告人;
(四)被告人平时表现及有无悔罪态度;
(五)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赔偿情况,被告人是否取得被害人或者被害人近亲属谅解;
(六)其他影响量刑的情节。
既有从轻、减轻处罚等情节,又有从重处罚等情节的,应当依法综合相关情节予以考虑。
不能排除被告人具有从轻、减轻处罚等量刑情节的,判处死刑应当特别慎重。
1.被害人实施了先行不当行为:被害人本人出于故意或者过失的心理态度,实施了违反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和公序良俗,损害被告人的正当法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不当行为。
2.被害人侵犯了被告人的正当法益或社会公共利益。
3.先行不当行为与犯罪行为之间存在关联性:
a.利益关联性:是指被害人不当行为侵害的正当法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与被告人相关,并且足以引发被告人的报复行为;
b.时间关联性:是指不当行为发生或者持续时间与犯罪行为发生的时间间隔较短,即犯罪行为应发生在不当行为正在进行中或者结束后不久。
被害人过错指的是被害人在实施的诱发犯罪行为人产生犯罪意识,或者是有计划犯罪行为的一些不当的行为的一些否定性评价。对于被害人的量刑,一般会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来判断,但是是可以按照规定从轻或者是减轻处罚。
离婚案件中的证据种类。物证、书证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等都被用作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物证以其外部特征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书证书证则以文字、符号、图形等形式记载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视听资料利用图像和声音证明案件真实情况,而证人证言则是证人对案件事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种类。包括书证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以及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等。这些证据种类在行政诉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评估案件事实和作出判决的重要依据。
申诉人在医疗纠纷中的申诉答辩状。申诉人提出护理问题、输错液及录音证据问题、灌肠、造影和脱水问题,但未能提供有效证据支持其主张。人民法院依法驳回了申诉人的诉讼请求,因申诉人未履行举证责任且表现出缠诉倾向。摘要完毕。
刑事证据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材料。根据法律规定,刑事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