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夫妻财产 > 离婚财产分割 > 夫妻双方贷款财产分割规定及相关法律解释

夫妻双方贷款财产分割规定及相关法律解释

时间:2023-12-31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0693
导读:夫妻双方贷款财产分割规定是双方当事人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话由人民法院诉讼处理。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如果产生的贷款是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话,从理论上来说的话应当是双方当事人共同承担的。

夫妻贷款财产分割规定及处理方式

一、夫妻双方贷款财产分割规定

夫妻双方贷款财产分割规定是由双方当事人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则由人民法院进行诉讼处理。

对于婚后贷款购买的房产,如果没有特殊约定,应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应当进行平均分割。

需要说明的是,婚后贷款购房,无论是个人支付房款还是夫妻双方共同支付房款,以及一方偿还贷款还是双方共同偿还贷款,均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因此,在离婚时对贷款房屋的分割一般没有争议。

如果离婚时贷款已经还清,双方应按照市场价值进行平均分割,房屋市场价值以专业房地产评估公司的评估值为依据。

如果离婚时贷款尚未还清,双方应当平均分割房屋净值,即离婚时房屋市场价值(以专业房地产评估公司的评估值为依据)减去未还款本金(不含利息)。

二、婚前一方贷款购房,离婚时已领房产证,贷款房屋的分割方式

对于婚前一方贷款购房,离婚时已领取房产证的情况,婚后还款部分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需要进行分割。

需要说明的是,婚后无论是一方偿还贷款还是夫妻双方共同偿还贷款,都不会影响房屋的共同财产形成。在离婚时对贷款房屋的分割操作中,不会对房产全值进行均分,而是需要用房价减去婚前一方已支付的购房款(首付款和部分贷款),再减去银行的贷款,剩余部分由夫妻双方平均分割。

如果房屋价值随时间增值或贬值,应按一定的系数修正房产分割的数值。

需要注意的是,在离婚时首先要确定房产的归属。在司法实践中,房屋产权并不一定当然归购房一方所有,人民法院会根据双方的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依法确定房产的归属,获得房产的一方应当给予另一方相应的补偿。

三、婚前或婚后贷款购房,离婚时尚未领取房产证

在离婚时尚未取得房产证的情况下,人民法院不会对房屋产权归属进行审理或作出判决,只会对房屋使用权进行判决。等到将来领取房产证后,任一方可以另行起诉来确定房屋的归属。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产生的债务大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除非是其中一方个人用于家庭支出的情况。在离婚时,对于这部分债务的承担不能平均分摊,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离婚房贷增值部分分割法律规定

    离婚时房贷增值部分的分割法律规定。当双方对房产价值和归属无法达成协议时,法院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包括竞价、评估机构按市场价评估、拍卖等方式。对于尚未完全取得所有权的房产,法院根据当事人申请判决其使用,而非归属。协议离婚中的财产分割问题,应适用司法

  •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的法律含义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的法律含义。协议需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并在民政局领取结婚证后生效。对于协议离婚中涉及财产分割争议,应适用司法解释二的相关规定。一方隐藏、转移、变卖财产的行为,在协议离婚中不适用“两年”的诉讼时效规定,男女双方一年内对财产分割问题反悔可要

  • 婚前房产婚后能增加所有权人吗

    婚前房产婚后能否增加所有权人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在财产拥有者的同意下,可以在婚后将另一方的名字加到房产证上,但需缴纳契税并遵循当地房管部门的要求。婚前房产的归属情况也进行了说明,包括婚前个人购房、婚后购房等情况。离婚时,需要进行财产分割。

  • 离婚时的财产分割与补偿问题

    离婚时的财产分割与补偿问题。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后需要分割,双方应平等享有共同财产所有权。财产分割可通过协议或法律途径解决争议,原则上是均等分割,但根据实际情况可协商处理。共同财产来源包括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财产,但个人特有财产除外。对于稿费等特殊情况,

  • 离婚后财产分配准则的法律解析
  • 离婚时黄金首饰的财产分割问题
  • 孕期离婚财产分配的法律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