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申请人的身份证、户口簿。
2. 有关所要继承的遗产的证明,如房产证等。
3. 申请人和被继承人的亲属关系的证明。
4. 放弃遗产继承权声明书(须在公证机关公证员面前当场书写并签名)。
(一) 时间要件
继承权的放弃必须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放弃。
(二) 继承权放弃的主体
继承权的放弃为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原则上应当由当事人本人亲自实施,不得代理。但是也存在特殊情况,比如继承人为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时候,就需要代理的存在。
(三) 放弃继承不得附加条件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均明文规定,继承人放弃继承不得附加条件。
(四) 继承权不得部分放弃
继承权能否部分放弃涉及到继承权的放弃的标的为何这一核心问题。由于继承权放弃的标的为继承权而不是所继承的遗产,而继承权作为一项抽象的权利不得分割,因此,继承权不得部分放弃。
(五) 继承人放弃继承的方式
对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的表达方式,尽管各国对此规定不一,但是概括起来,继承权的放弃可以分为明示和默示两种。
(六) 继承人放弃继承后可否反悔
继承人放弃继承权后是否可以撤销其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对此可以从继承权放弃的意思表示是否有瑕疵进行分析。
放弃继承是指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以明示的方式作出的拒绝接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意思表示。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属于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只要继承人明示放弃继承即可,无需经他人同意。
继承人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应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以明示的方式作出。若继承人未在遗产分割前作出意思表示,则视为接受继承。放弃继承的继承人不享有请求分割遗产的权利,同时对被继承人遗留的债务也不负清偿责任。放弃继承的效力溯及到继承开始时。在遗产处理前或诉讼进行中,继承人对放弃行为的反悔,由人民法院依据其提出的理由决定是否予以承认。而在遗产处理后,继承人对放弃继承的反悔,法院不予承认。
放弃继承权公证也可以在异地办理。放弃继承权需满足时间要件,即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之前提出。这是一项单方面的法律行为,需要继承者自行书面表示,并在自愿的前提下进行。一旦放弃继承权,不得反悔或撤销放弃的意思表示。
去世二十年的儿女在无人办理继承的情况下是否享有继承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继承权的主体是公民,去世的儿女作为第一继承顺序的子女,在无人办理继承时,仍享有继承权。但具体继承份额可能受到特殊情况的影响。
放弃继承权的法律效力及其条件。其中,放弃继承权不产生代位继承,无条件且无保留要求。放弃继承权后若需恢复,需经法院决定。此外,放弃继承权的公证程序包括必须由继承人本人亲自办理公证,并提交相关材料,如身份证明、被继承人死亡证明等。
共同遗嘱的相关问题,包括形式上的共同遗嘱与实质意义上的共同遗嘱,共同遗嘱的性质认定,以及能否单方变更夫妻共同遗嘱等问题。共同遗嘱涉及个人遗产的处置与遗嘱人的意愿,需要注意法律行为的合法性和遗嘱人之间的关联性。同时探讨了学界对于共同遗嘱性质的三种观点,
继承权的放弃及其法律效果。继承人可以选择放弃继承权,一旦放弃,不得撤销,且不再承担被继承人的税款和债务义务。对于放弃继承权后的撤销情况,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承认。遗产处理后提出反悔的,不予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