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房屋遗产继承公证需要什么手续?
时间:2023-01-12 浏览:3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导读:继承人的身份证明,包括身份证、户口本,与被继承人的关系证明,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被继承人的遗产证明、房产证、死亡证明等。在办理房屋遗产继承时,继承人应当亲自到场,并且需要在继承书上确认签字。
房屋遗产继承公证的手续要求
一、所需提供的材料
办理房屋遗产继承公证所需提供的材料包括:
- 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包括医疗机构出具的死亡证明、公安机关出具的死亡证明、人民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判决书或死亡公证书。此外,还需要提供注销户口证明。
- 被继承人遗留的财产证明:即房产证。
- 继承人的身份证明:包括身份证和户口簿。
- 亲属关系证明:公证处提供的专用表格,填写后需相应单位签字盖章。若继承人已故,需提供死亡证明。所有继承人需亲自到场,并进行签字和按手印。若因特殊情况无法亲自办理继承手续,需提供经过公证的委托书委托他人代理。
- 若继承人放弃继承权,需由放弃继承的继承人亲自到公证处办理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公证。
- 若被继承人的父母已故,需提供公安机关出具的死亡证明。
二、房产继承公证的申请流程
- 申请与受理:当事人向公证机关提出办理公证申请,填写公证申请书并提供相关材料。公证机关根据申请决定是否接受办理。
- 审查:公证机关(公证员)对当事人进行询问,审查相关材料,并进行其他相关调查,以审查公证对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 评估房产价值:由专业评估公司对被继承的房产进行评估,确定其确切价值。
- 办理公证手续并出具公证文书:公证机关根据审查结果决定是否出具公证书。
- 缴纳契税和印花税:持公证书、房产证、身份证等相关材料办理缴纳契税和印花税。
- 办理房屋所有权更名手续:持相关材料到被继承房产所在地的房屋管理部门办理《房屋所有权证》更名手续。
- 遗嘱继承的情况下,需提供合法有效的遗嘱原件,并进行公证。
三、继承房产的买卖时机
继承人在办理房屋产权登记后,取得房屋所有权后即可自由买卖该房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209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经依法登记后方具有效力,未经登记则不具有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被继承人在分配房产时,若在生前立遗嘱指定房产继承人,则按照遗嘱执行。若未立遗嘱,则按照房产继承的先后顺序继承,其中配偶和子女为第一继承人。被继承人立遗嘱后,应到公证处进行公证,继承人需提供相关资料申请,经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后即可合法继承。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不履行赡养义务是否影响继承权
不履行赡养义务是否影响继承权的问题。从道德层面来看,不履行赡养义务应受谴责,但在法律层面上,并不一定会导致失去继承权。我国法律规定,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等原因拒绝履行赡养义务,否则需支付赡养费和违约金,并可能面临诉讼。赡养扶助内容包括提供生活用品和
-
不赡养老人是否影响抚恤金的分配
不赡养老人是否影响抚恤金的分配问题。抚恤金并非遗产,不能用于继承,其分配是按照亲属关系进行的。对于不赡养老人的人,应减少或不分给予抚恤金。文章还介绍了可继承财产的范围,包括个人合法财产、承包收益等,并强调了遗产与夫妻共同财产、家庭共有财产的区别。
-
遗产继承的简易程序
遗产继承的简易程序和法定继承权公证的相关内容。在遗产继承过程中,执法人员需出示合法证件并处理相关材料,备案后当事人可获取遗产。法定继承权公证用于证明法定继承人具有继承权利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继承顺序分为第一顺序和第二顺序,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并注意
-
未同居的夫妻一方去世,另一方有继承权吗
未同居的夫妻一方去世后,另一方是否具有继承权的问题。根据《民法典》规定,即使未同居,已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仍享有合法的继承权。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继承权的概念、权利主体、遗产的定义以及不得继承的遗产等内容。
-
办理房屋遗产继承公证需要什么手续?
-
民法典中买回迁房有什么手续
-
民法典中买回迁房要什么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