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立公证遗嘱的合法有效性取决于将已订立的遗嘱提交给公证机关进行公证。办理遗嘱公证需要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遗嘱人应当亲自到遗嘱人住所地或者遗嘱行为发生地的公证处提出申请。如果遗嘱人无法亲自到公证处,可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请求有管辖权的公证处派遣公证人员到其住所或临时处所办理。申请遗嘱公证时,遗嘱人应填写公证申请表,并提交居民身份证或其他身份证件以及遗嘱涉及的不动产、交通工具或其他有产权凭证的财产的产权证明。此外,遗嘱人还需提交公证人员认为需要的其他材料。
公证处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查:遗嘱人是否完全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是否真实;遗嘱人所分配的财产是否为其个人财产;遗嘱内容是否违反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内容是否完整,文字表述是否准确,签名、制作日期是否完整;办证程序是否符合规定。
经过审查后,公证处应出具公证书。公证遗嘱以打印形式呈现。遗嘱人在核对公证遗嘱原稿后,应在打印的公证遗嘱上签名。
公证处应将遗嘱公证卷列为密卷保存。遗嘱人去世后,遗嘱公证卷转为普通卷保存。在公证遗嘱生效之前,遗属卷宗不得对外借阅,公证人员也不得透露遗嘱内容。
1. 撤销和变更公证遗嘱的必要条件:
符合上述条件的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公证处申请撤销和变更公证遗嘱,公证处应及时受理并办结。
2. 根据《公证程序规则》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当事人认为公证书存在错误时,可以在收到公证书之日起一年内向出具该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存在错误时,可以自知道或应当知道该公证之日起一年内向出具该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但可以证明自己不知道的除外。复查申请应以书面形式提出,说明申请人认为公证书存在的错误及其理由,提出撤销或更正公证书的具体要求,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要撤销公证遗嘱,遗嘱的订立人可以通过立新的公证遗嘱的方式进行撤销,或向公证处申请撤销原公证遗嘱。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遗嘱人原本订立的是公证遗嘱,在撤销时仍需办理原公证机关手续。自书、代书、录音或口头遗嘱均不能撤销原公证遗嘱。订立公证遗嘱的核心在于遗嘱本身,公证只是为了增强其公信力。为了更加合法有效地订立遗嘱和办理遗嘱公证,建议寻求专业的遗产继承律师的帮助,以避免法律漏洞,为将来遗嘱的执行带来困难。
在我国,公证遗嘱是被更多人所青睐的遗嘱形式。如果继承人希望将自己的遗嘱公证化,也需要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并且需要注意的是,在多种遗嘱形式中,公证遗嘱的法律效力是最高的。
现金作为个人财产继承的合法性,依据《继承法》规定,现金可继承的前提是合法所得。遗产包括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收入、房屋、储蓄等。遗产继承方式主要有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两种,按照法定顺序进行。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等均可成为继承人。
赠与的法律条件,包括赠与人的条件、受赠人的条件和赠与财产的条件。赠与人需具备遗嘱能力,为缺乏劳动能力且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遗产份额,所立遗嘱必须符合法定形式。受赠人需为法定继承人范围以外的人,且在赠与人死亡时仍然存活,未丧失受赠权。赠与财产必须
关于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关于立遗嘱时继承人是否可以在场的问题,以及相关的遗嘱形式和见证人的规定。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继承人必须在场,但继承人不能作为遗嘱的见证人。遗嘱的形式包括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其中口头遗嘱仅在
口头遗嘱的效力要件。口头遗嘱生效需满足遗嘱人具备订立能力、处于危急情况、有见证人存在、受益人合法以及遗嘱内容合法等条件。同时,根据《继承法》规定,口头遗嘱仅在危急情况下有效,且必须有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口头遗嘱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