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自书遗嘱的执行人可以根据以下情况进行规定:
如果在遗嘱中明确指定了遗嘱执行人,那么该人将负责执行遗嘱。
如果遗嘱中指定的遗嘱执行人患有重病、丧失行为能力,或者拒绝接受指定,导致无法执行遗嘱,那么全体法定继承人将作为遗嘱执行人。
如果遗嘱中没有指定遗嘱执行人,并且没有法定继承人,或者虽有法定继承人但无法招待遗嘱时,遗嘱应由遗嘱生前所在单位或继承开始地点的基层组织(如居委会、村委会等)来执行。
自书遗嘱的继承方式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需要对各个遗嘱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确定是否全部或部分无效。
如果存在两个以上有效的遗嘱,且它们的内容不相抵触,那么各个遗嘱将分别发生效力,遗嘱执行人应按照各个遗嘱的内容进行执行。
如果存在两个以上有效遗嘱的内容互相抵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区别对待。
如果存在多份内容相互矛盾的遗嘱,其中没有公证遗嘱且其他形式的遗嘱没有注明订立遗嘱的具体日期,无法确定时间先后的,那么这些遗嘱将全部无效,遗产将按照法定继承的方式处理。
自书遗嘱在书写完成后即生效。如果立遗嘱人修改了遗嘱,那么最后一次的遗嘱将作为有效遗嘱。如果自书遗嘱无法鉴定真伪,但同时存在公证遗嘱,那么公证遗嘱将作为有效遗嘱。如果自书遗嘱无法辨别真伪且没有公证遗嘱,那么将视为从未有过遗嘱,遗产将按照法定继承的方式处理。
总之,自书遗嘱人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自述遗嘱书写完成后具备法律效力,继承人可以按照遗嘱中的规定分配遗产。除了自书遗嘱,还有口头遗嘱、公证遗嘱、录音遗嘱等不同形式的遗嘱,其中公证遗嘱的效力最高。
关于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关于立遗嘱时继承人是否可以在场的问题,以及相关的遗嘱形式和见证人的规定。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继承人必须在场,但继承人不能作为遗嘱的见证人。遗嘱的形式包括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其中口头遗嘱仅在
遗嘱的有效性要求,包括主体合法、客体合法、内容合法和形式合法等要求。其中主体必须年满18周岁且精神正常,意思表示真实;客体必须是个人合法财产且为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内容不得违反法律,不得剥夺有抚养义务、缺乏劳动能力且没有生活来源的人的继承权,并为胎儿保
遗嘱合法性审查的步骤以及处理遗嘱纠纷的方法。在存在多份遗嘱的情况下,需先审查遗嘱的合法性,确定有效遗嘱。若存在相互抵触的有效遗嘱,按公证遗嘱优先、最后订立遗嘱优先的原则处理。遗嘱不必全部公证即可生效,符合法律规定的五种方式之一即可。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被继承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所以是可以立遗嘱只由妻子、儿子继承遗产的。第十七条 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