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兄弟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其他子女只能代表父母起诉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兄弟。在诉讼中,原告应当是需要赡养的父母,其他子女可以作为原告的代理人参与诉讼。
对于有多个子女的情况,子女应当共同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每个子女承担的义务数量应当根据各个子女的生活和经济条件进行协商确定。
具体的赡养方式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对于不与父母同住的子女,可以定期支付一定金额的赡养费。与父母同住的子女还应当经常关心和照料父母的生活。当父母因病无法自理时,子女除了承担医疗费用外,还应当承担照顾和护理父母的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的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权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权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
法律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不履行这一义务是违法的,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履行其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包括但不限于民事判决书、实现担保物权裁定、确认调解协议裁定、支付令等。一旦这些文书生效,义务人就必须自动履行。如果拒不履行,权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和手段进行强制执行:
子女赡养父母既是责任也是义务,在家庭中即使其他兄弟姐妹履行了赡养义务,自己也不能免除赡养义务。对于具体的赡养方式,可以通过协商达成约定,例如一些子女支付赡养费,一些子女实际照顾父母等。如果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情节严重的情况可能构成遗弃罪。
证明履行赡养义务的证据类型和法律规定。证据类型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和视听资料等,而根据法律规定,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后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当事人有责任提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如果无法自行收集证据,法院会进行相关的调查收集工作。
赡养义务的相关法律规定及后果。根据《宪法》和《婚姻法》,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得拒绝履行。赡养人不履行义务需支付赡养费、违约金,并可能承担诉讼费、律师费等。在继承遗产时,不尽赡养义务者可能会被少分或不分。赡养义务包括经济、生活、精神上的扶助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赡养老人是子女的责任,所以给付赡养费并不只是儿子的责任,女儿同样有赡养责任的,女儿不承担赡养责任的,可以向法院起诉女儿。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禁止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婴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婚姻法》生效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止,届时此条例被《民法典》所替换,相关的司法解释也会失效。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子女未尽赡养义务的情况下,父母是可以起诉子女的,不赡养老人是侵犯老人权益的一种行为。《婚姻法》第二十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