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是一项法定义务,其产生是基于特定的身份关系,具有人身性质,属于专属义务,不可转让或免除。
因此,任何免除子女赡养义务的协议都是无效的。
在司法实践中,经常出现父母与子女关系恶化,希望断绝"父子关系",或者约定免除子女赡养义务的情况,即不再要求子女履行赡养义务。
首先,“父子关系”是由血缘关系确定的法定关系,在法律上是不存在断绝的说法的。因此,即使双方约定断绝"父子关系",也无法切断双方的亲子关系或血缘关系。
其次,父母与子女之间约定免除子女的赡养义务,由于赡养义务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所以这种约定也是无效的。如果父母事后主张子女继续履行赡养义务,法院应予支持。
对于父母未履行抚养义务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免除子女的赡养义务,根据具体情况来看:
1、如果父母对子女实施了虐待、遗弃、故意杀害等行为,并且情节严重,那么在年迈以后要求子女履行赡养义务的,可以酌情减轻子女的赡养义务。如果这些行为构成犯罪,那么子女可以免除赡养义务。
2、如果父母确实因自身经济能力限制或其他客观原因导致未能履行抚养义务,那么子女不能免除赡养义务。
因此,法律上并不是父母不养子女时,子女就可以不养父母。
一起家庭财产纠纷的民事诉讼案件,重点阐述了案件中的房产是家庭共有财产,当事人有权分享征收利益。文章通过这起案件反映了社会现象,即子女疏于履行赡养义务的现象。文章还介绍了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的区别,包括诉讼主体、诉讼原则、证据制度等方面的不同。最后,代理
中国法律关于父子关系的规定。法院无法断绝基于血缘关系的父子关系,但如果是基于收养关系的父子关系,法院可解除收养关系。法律规定了父母与子女的义务,并禁止婴儿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行为。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而《中华人民共
父子关系的法律认定及其断绝关系的法律后果。依据我国法律,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对于收养关系下的权利和义务,国家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对于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的赡养问题,应根据是否形成教育抚养关系来判断。如果形成了教育抚养关系
非独生子女是否可以单独承担赡养责任的问题。指出子女在物质和经济上都要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并且每个子女都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和责任。无论是否独生子女,都应该履行赡养义务。对于不与子女一起居住的父母,子女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经济能力支付一定的赡养费用。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