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借助被执行人的家庭力量、周围力量,促使义务人自觉履行义务。执行人员可通过组织召开家庭成员和亲属长辈参加的动员执行会,依靠亲属的监督和说服促使被执行人定期履行义务。子女之间也可以互相监督,对于子女多的可推荐或指定一个子女负责监督给付事宜,一个子女的可委托其他亲属经常过问监督。对于那些经做思想工作仍不愿意承担义务的子女,可扩大法制教育范围,邀请周围邻居群众参加,公开进行强制执行,这样会将其不尽义务的丑行公布于众,受到群众的谴责,依靠社会舆论促使被执行人提高认识,自觉按期履行给付义务。
2、建立联系网络,充分利用基层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监督当事人自觉履行义务。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基层的调解组织,法院在赡养纠纷案件审理结束之后,可以将案件审理结果向人民调解委员会予以通报,请求人民调解委员会予以配合,监督执行,同时与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联系网络,由调解委员会及时向人民法院反馈执行情况等信息,变法院一家依法执行为多家共同监督执行。
3、依靠单位或有关部门的协助。对于那些有工作单位的被执行人,应与其单位取得联系,向其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由单位按法律文书的规定,从其工资收入中扣除;对于农村的农民,可由村委会监督定期执行其实物收入,如粮食等;对从事个体经营的,可通过工商、银行、信用社及当地政府等部门协助监督执行其经济收入或其他财产。
4、集中执行,一次给付。对个别无固定职业、四处流动、难以寻找,或有意常年外出不归逃避履行赡养义务的当事人,可以采取集中执行的办法,果断采取强制措施,依法强制执行,一次交于申请执行人,做到既能保障申请执行人的正常生活,又可执行一案、震慑一方。
如被赡养人无法得到相应的赡养费用的,还可以向案件的审理单位申请强制执行,人民法院在收到申请后,应该对案件进行调查。符合我国的强制执行标准的,按照强制执行的流程进行办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进行受理。
本案为一起赡养费纠纷案件。原告张某和李某是夫妻,年事已高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被告赵某是二原告的儿子,被告钱某是赵某的妻子。原告诉称赵某及钱某未尽赡养义务,经常打骂原告。原告请求法院判令被告每月支付生活费200元,并承担诉讼费用。经审理查明,原告
执行人员可通过组织召开家庭成员和亲属长辈参加的动员执行会,依靠亲属的监督和说服促使被执行人定期履行义务。如被赡养人无法得到相应的赡养费用的,还可以向案件的审理单位申请强制执行,人民法院在收到申请后,应该对案件进行调查。
在司法实践中,很多的家庭纠纷都是由追索赡养费引起的。父母在向子女追索赡养费的时候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来支持自己的主张。赡养费的具体标准也是有法律明确规定的,在赡养费纠纷中,原告除提供一般证明、证据外,还须按照诉讼请求内容提供以下必要证据:。由此可见
子女赡养父母是法定的义务,不赡养老人是违法行为。《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我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在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规定的同时,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