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借助被执行人的家庭力量、周围力量,促使义务人自觉履行义务。执行人员可通过组织召开家庭成员和亲属长辈参加的动员执行会,依靠亲属的监督和说服促使被执行人定期履行义务。子女之间也可以互相监督,对于子女多的可推荐或指定一个子女负责监督给付事宜,一个子女的可委托其他亲属经常过问监督。对于那些经做思想工作仍不愿意承担义务的子女,可扩大法制教育范围,邀请周围邻居群众参加,公开进行强制执行,这样会将其不尽义务的丑行公布于众,受到群众的谴责,依靠社会舆论促使被执行人提高认识,自觉按期履行给付义务。
2、建立联系网络,充分利用基层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监督当事人自觉履行义务。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基层的调解组织,法院在赡养纠纷案件审理结束之后,可以将案件审理结果向人民调解委员会予以通报,请求人民调解委员会予以配合,监督执行,同时与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联系网络,由调解委员会及时向人民法院反馈执行情况等信息,变法院一家依法执行为多家共同监督执行。
3、依靠单位或有关部门的协助。对于那些有工作单位的被执行人,应与其单位取得联系,向其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由单位按法律文书的规定,从其工资收入中扣除;对于农村的农民,可由村委会监督定期执行其实物收入,如粮食等;对从事个体经营的,可通过工商、银行、信用社及当地政府等部门协助监督执行其经济收入或其他财产。
4、集中执行,一次给付。对个别无固定职业、四处流动、难以寻找,或有意常年外出不归逃避履行赡养义务的当事人,可以采取集中执行的办法,果断采取强制措施,依法强制执行,一次交于申请执行人,做到既能保障申请执行人的正常生活,又可执行一案、震慑一方。
如被赡养人无法得到相应的赡养费用的,还可以向案件的审理单位申请强制执行,人民法院在收到申请后,应该对案件进行调查。符合我国的强制执行标准的,按照强制执行的流程进行办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进行受理。
继父子关系赡养费纠纷案例。高某与钟某之间形成了继父子关系,但钟某多年未履行赡养义务,导致双方关系恶化。法院最终判决支持高某的诉讼主张,解除继父子关系,并适当支持其生活费要求。钟某将其在高家工作的报酬作为赡养费用的主张未得到法院支持。
孙子女对外祖父母的赡养义务。孙子女和外孙子女具备负担能力时需承担赡养责任,但未成年或精神病人除外。若祖父母有固定收入可自理,孙子女可免除赡养义务。若祖父母的子女已死亡或无力赡养,孙子女需承担赡养责任。同时,孙辈对祖辈的赡养义务并不免除对父母的赡养义务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亲属间的抚养与赡养法律义务,包括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等之间的抚养与赡养关系,并强调了夫妻间共同承担这些法律义务所产生的债务。债务用于支付生活费、医疗费、教育费等,属于夫妻共同债务,需共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