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的法律责任是怎样的
时间:2024-04-18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法律存在漏洞,是一个公式问题,有的人就喜欢找法律的漏洞,进行违法合同。公司股东出资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在明确出资后,并不去履行职责,这样做将受到法律的惩处。那么,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的法律责任是怎样的?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告诉你吧。
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的法律责任
一、违反出资义务的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的情形包括以下几种:
- 虚假出资:股东宣称已经出资,但实际上并未出资,采取欺诈行为。
- 抽逃出资:在公司成立或资本验资后,将已缴纳的出资抽回,同样属于欺诈行为。
- 迟延出资:股东未按照章程规定的期限交付出资或办理财产转移手续。
- 出资不足:股东在规定期限内仅部分履行出资义务,并未补足出资。
- 瑕疵出资:股东交付的非货币财产实际价值显著低于评估价值,导致财产实际价值降低。
二、违反出资义务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违反出资义务的法律责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对公司应承担的出资义务:未出资股东除了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出资外,还应当向已出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 对已出资股东承担的违约赔偿责任:已出资股东可以代表公司向法院起诉未出资股东履行出资义务,并要求赔偿公司相应的损失。同时,已出资股东还可以要求未出资股东支付违约金,违约金归所有已出资股东共同所有。
- 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的责任:
- 达不到法定最低限额承担无限责任:如果股东虚报注册资本、虚填出资、瑕疵出资,导致公司实际资本达不到法定最低限额,该公司将被认定为不具备法人资格,股东之间将构成合伙关系。如果公司资产不足以清偿对外债务,设立时的所有股东将承担连带责任。
- 出资不足范围内承担清偿责任:如果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虚报注册资本、虚填出资,导致公司实际投入的资本不足以达到注册资本,但达到法定最低限额,如果企业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未到位的股东将在出资不足的范围内向债权人承担清偿责任。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虚假出资减资的法律责任
虚假出资减资行为的法律责任。虚假出资行为涉及公司发起人、股东未按照法定要求交付货币、实物或转移财产权,严重者可构成虚假出资罪,受到刑法处罚。文章还阐述了立案追诉标准,包括虚假出资数额、抽逃出资数额、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等。明确法律责任有助于维护公司和股
-
公司董事的忠实义务与诚信义务
公司董事的忠实义务与诚信义务。忠实义务要求董事以公司利益为最高行为准则,不得追求个人或他人利益;诚信义务则是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要求董事在履行职责时平衡公司利益、当事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虽然两者有重合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区别。董事在行动时需遵守这两项义
-
股东对公司债务的责任
股东对公司债务的责任。对于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责任限制于他们的出资额。如果出资未缴清,股东需继续履行出资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则根据认购的股份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同时,《公司法》规定了股东需承担直接责任的特定条件,如滥用公司人格逃避债务并损害债权人
-
公司章程
公司章程的相关内容。章程旨在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文章详细列出了公司的形式、名称、住所、法律遵守情况、注册资本、经营范围、股东信息、股东出资方式和出资额、股东权利与义务、
-
签订股东协议的责任承担
-
股东出资不到位的法律责任及其依据
-
合伙创业个体经营转股份制的办理流程及相关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