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有期徒刑 > 转移财产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转移财产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时间:2022-11-08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6154
导读:我国并没有转移财产罪,但是转移财产的行为可以是多种犯罪罪名中的客观构成要件,比如说盗窃罪、职务侵占罪、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等等,具体的认定还需要根据不同的罪名标准来认定,转移财产只是犯罪行为人实施的客观行为。

恶意转移财产行为,在法律规定中指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造成人民法院无法执行的行为。针对这样的行为,债权人其实是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将债务人的这一行为撤销的,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范围根据其债权的范围决定,受其债权限制,债权人因行使撤销权而产生的一些必要的费用,应当由债务人负担。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若从事恶意转移财产的行为,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具体的情节,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和拘留;如果根据法律的规定构成刑事犯罪的,应当依照相关的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而恶意转移财产的行为就是指诉讼参与人或其他人用隐藏、转移、变卖或者是毁损等方式处理已经被查封或者扣押的财产,或是已经被清点并且责令其保管的财产,又或是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人民法院将会根据其实施的具体行为,依照情节的轻重,来对行为人或是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人,依照法律的规定,处以罚款、拘留的处罚,对于情节严重,构成刑事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般在诉讼中,法院对当事人的财产作了判决的,但当事人却恶意转移财产的,人民法院可以对这种行为的主要负责人或者是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法院执行程序中,被执行人恶意转移财产的,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或者罚金刑;犯罪情节如果是属于特别严重的情况的,可能被判处三年到七年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是单位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不仅仅要对单位判处罚金,还要对直接的负责人员和其他的直接责任人员,根据规定处罚。

无论是在民事诉讼中,还是在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时,如果是存在非法转移财产的行为,该行为人就会被认定为构成犯罪,在民事诉讼中,此时就会涉及到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在刑事犯罪中,一般就是贪污罪、侵占罪等财产犯罪行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假释制度的定义和条件

    假释制度的相关内容。假释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假释必须附加条件,且累犯和因暴力犯罪被判刑的犯罪分子不得享受假释。适用假释的刑期条件和实质条件包括执行一定时间的刑罚、表现悔改态度等。假释考验期限根据刑期不同而有所

  • 保管易爆危险物品的法律责任

    保管易爆危险物品的法律责任。保管人需要求对方提供资料和物品性质说明,并具备相应保管条件。若违反规定擅自保管,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存货人应说明物品性质,保管人有权拒收违规仓储物。单位犯罪将被判处罚金,并对负责人员进行处罚。

  • 被判无期徒刑罪犯朋友的探监问题

    被判无期徒刑罪犯的朋友探监的相关问题,包括朋友探监的规定、申请探监的程序以及注意事项。根据《监狱法》的规定,朋友需要向当地派出所申请出具证明,并经过监狱的批准和检查才能探监。在探监过程中,朋友的来往信件和带给罪犯的物品都需要经过监狱的检查。

  • 犯罪经过哪些期限不再追诉

    犯罪经过不同期限后的追诉情况。根据法律规定,不同刑罚的犯罪有不同的追诉期限,从几年到二十年不等。同时,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追诉不受期限限制。法律条文明确规定了这些规定,包括在犯罪之日起计算追诉期限,以及连续或继续状态的犯罪行为的计算方式等。

  • 员工在工作期间受伤,雇主应承担赔偿责任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期徒刑
  • 有期徒刑的最高期限为多少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