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犯罪构成 > 危险驾驶罪是故意犯吗?

危险驾驶罪是故意犯吗?

时间:2023-09-19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6461
导读:根据规定,危险驾驶罪是故意犯罪,所以主观是故意,是行为犯,只要有相关的行为就属于犯罪。不同于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是结果犯,只有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后果才构成犯罪。

危险驾驶罪的主观成分是故意犯罪

危险驾驶罪是一种故意犯罪,其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或者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的行为危害到公共安全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状态的发生。与交通肇事罪不同,危险驾驶罪属于行为犯,只要存在相关行为,就构成犯罪。而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一定危害后果后才构成犯罪。

危险驾驶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危险驾驶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或者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的行为危害到公共安全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状态的发生。根据生活经验,一个正常思维的人应当意识到醉酒驾驶和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会对周围不特定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应采取各种方法避免这种行为的发生。

此罪在主观上不可能是过失,即不可能意识不到自己醉酒驾驶和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的行为危及到公共安全。即使在醉酒驾驶的情况下,虽然由于醉酒的原因,其在醉酒状态下可能无法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性,但是行为人在醉酒之前应当知道醉酒后是不能驾驶的,否则将置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于危险境地。如果行为人执意饮酒以至于达到酒醉状态,根据“原因自由行为”的理论,此种情况下,行为人在自己醉酒后驾驶的主观上仍表现为故意。

危险驾驶罪中的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认定

追逐竞驶的“情节恶劣”具体表现为以下情形:

1. 追逐竞驶行为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其他犯罪

虽然追逐竞驶属于情节犯,不以发生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具体后果为要件,但交通事故的发生说明该追逐竞驶行为已经从刑法拟制的抽象危险转化为现实危害结果,因此应当认定为情节恶劣。

2. 伴有多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

追逐竞驶行为本身具有高度危险性,如果还实施了其他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驾驶行为,会进一步提升该行为的危险程度。常见的情形包括:驾驶改装、拼装的机动车,违规超车,严重超速行驶,违反交通信号以及实施其他违反道路安全通行规定的行为。

3. 追逐竞驶主观恶性较大

例如曾因追逐竞驶受过行政处罚或刑事追究的,多次追逐竞驶的,酒后、吸食毒品后追逐竞驶的,以及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的。

4. 在特殊时段、路段追逐竞驶,或驾驶特殊车型追逐竞驶

例如在交通高峰期在城市繁华路段进行追逐竞驶,造成交通堵塞或引起公共恐慌的。

5. 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追逐竞驶等

以上情况均可认定为追逐竞驶情节恶劣。

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的区别

危险驾驶罪是故意犯罪,但如果危险驾驶行为过失造成他人伤亡,符合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应以交通肇事罪论处。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对基本犯(危险驾驶罪)是故意,对加重结果是过失,从而成为结果加重犯。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处罚偷盗树木行为

    如何处罚偷盗树木行为。根据不同情况,盗伐树木行为可分为三种情况。对于盗伐行为,法律规定需进行经济赔偿并补种树木,同时可能面临罚款、没收盗伐树木和财产等处罚。若构成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将受到更严厉的刑事处罚。

  • 炸鱼炸死人是否构成过失爆炸罪

    炸鱼炸死人是否构成过失爆炸罪的问题。过失爆炸罪构成要件包括客体为公共安全,客观要件包括行为人实施过失引起爆炸的行为且造成严重后果,主体为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主观要件为过失。若炸鱼行为因疏忽或过于自信导致爆炸事件,造成致人重伤、

  • 投资平台诈骗的定罪标准及相关法律依据

    投资平台诈骗的定罪标准及相关法律依据。投资平台诈骗是金融犯罪的一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其定罪标准涉及诈骗数额的大小、主观故意及侵犯的客体等方面。文章还引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集资诈骗罪的处罚规定。

  • 卖私油1000升的处罚标准

    卖私油1000升的处罚标准。处罚依据非法所得数额,若达到5万元以上则构成非法经营罪,可追究刑事责任。此外,还引述了相关法律法规对非法经营行为的界定和处罚,包括未经许可经营限制物品、买卖许可证等行为的构成要件和相应罚则。

  • 破坏他人财产金额达到多少可以入刑
  • 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民事赔偿是什么
  • 危险驾驶罪主观故意还是过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