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犯罪构成 >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应怎样判刑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应怎样判刑

时间:2023-11-04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6799
导读:构成聚众扰乱秩序罪要对犯罪行为的首要分子判3~7年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与者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类的犯罪,这种罪名要由公安机构立案侦查,还要移交检察院审查起诉。

一、关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刑罚规定

犯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可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者,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首要分子是指在扰乱社会秩序活动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人;积极参加者是指主动参加扰乱社会秩序活动并起主要作用的人。需要注意的是,教唆犯不一定是首要分子,也可能属于积极参加者。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指的是在一定范围内聚集人群进行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情节严重,导致工作、生产、营业、教学、科研和医疗等无法正常进行,造成严重损失。这种罪行被视为必要的共同犯罪。

该罪行的构成要件包括:

1. 客体要件

本罪行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秩序,具体指国家机关与人民团体的工作秩序,企业单位的生产与营业秩序,事业单位的教学与科研秩序。被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

2. 客观要件

本罪行的客观表现是以聚众的方式扰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正常活动,导致其工作、生产、营业、教学、科研和医疗等无法正常进行,造成严重损失。

3. 主体要件

本罪行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但并非一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人都能构成本罪,只有扰乱社会秩序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才能构成本罪。

4. 主观要件

本罪行的主观要件只能是故意犯罪。行为人往往通过扰乱活动企图制造事端,给机关、单位和团体施加压力,以实现自己的无理要求或发泄不满情绪。由于本罪行是聚众性犯罪,因此进行扰乱活动必须基于众多行为人的共同故意。

二、关于寻衅滋事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区别

尽管寻衅滋事罪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都对社会公共秩序造成了破坏,但它们的犯罪动机和行为方式存在差异。

1. 犯罪动机不同:寻衅滋事罪主要是出于耍威风、追求刺激的目的;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则是为了争取个人不合理的要求。

2. 行为方式不同:寻衅滋事罪并不要求是聚众行为,可以是个人行为;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必须是多人聚集进行的行为。

3. 犯罪后果不同:寻衅滋事罪主要表现为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他人;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主要是为了给国家机关、公司施加压力,扰乱公共秩序,情节严重。

在聚众扰乱社会秩序行为中,首要分子和积极参与者的角色和作用不同,因此受到的刑罚也不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一种故意犯罪,并且是一种聚众性的犯罪活动。与寻衅滋事罪相比,这两种犯罪活动的动机、行为方式和刑罚都存在差异。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处罚偷盗树木行为

    如何处罚偷盗树木行为。根据不同情况,盗伐树木行为可分为三种情况。对于盗伐行为,法律规定需进行经济赔偿并补种树木,同时可能面临罚款、没收盗伐树木和财产等处罚。若构成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将受到更严厉的刑事处罚。

  • 炸鱼炸死人是否构成过失爆炸罪

    炸鱼炸死人是否构成过失爆炸罪的问题。过失爆炸罪构成要件包括客体为公共安全,客观要件包括行为人实施过失引起爆炸的行为且造成严重后果,主体为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主观要件为过失。若炸鱼行为因疏忽或过于自信导致爆炸事件,造成致人重伤、

  • 投资平台诈骗的定罪标准及相关法律依据

    投资平台诈骗的定罪标准及相关法律依据。投资平台诈骗是金融犯罪的一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其定罪标准涉及诈骗数额的大小、主观故意及侵犯的客体等方面。文章还引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集资诈骗罪的处罚规定。

  • 卖私油1000升的处罚标准

    卖私油1000升的处罚标准。处罚依据非法所得数额,若达到5万元以上则构成非法经营罪,可追究刑事责任。此外,还引述了相关法律法规对非法经营行为的界定和处罚,包括未经许可经营限制物品、买卖许可证等行为的构成要件和相应罚则。

  • 破坏他人财产金额达到多少可以入刑
  • 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民事赔偿是什么
  • 扰乱治安秩序的法律处罚标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