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法则 > 挪用公款罪立案前退还是否会对判决产生影响?

挪用公款罪立案前退还是否会对判决产生影响?

时间:2023-12-30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7458
导读:可以从轻处罚或减轻处罚。给国家、集体造成的利益损失应予追缴。给国家、集体造成的利益损失应予追缴,挪用公款数额巨大,超过三个月,虽在案发前已全部归还本息的,从轻处罚。

挪用公款罪立案前退还还会被判刑吗

对于挪用公款数额较大的个人营利行为,根据法律规定,挪用公款的时间要求以及行为人的营利目的并不是必须的。然而,如果在案发前行为人已经部分或全部归还了本金和利息,根据不同情节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甚至可以免除处罚。如果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并且在案发前已经全部归还了本金,可以从轻处罚或减轻处罚。此外,应追缴给国家和集体造成的利益损失。即使挪用公款数额巨大,超过三个月,并在案发前已全部归还本息,也可以从轻处罚。

挪用公款罪的认定要点

在认定某一行为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 行为人是否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且属于《刑法》第93条所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如果缺少上述条件之一,行为人不能成为挪用公款罪的主体。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应根据法律严格确认。
  2. 行为人是否实施了挪用公款的行为,并且该行为是否在依法从事公务过程中发生。
  3. 挪用公款的行为是否具备三个特征:从事非法活动、进行营利活动和超过三个月未还。
  4. 所挪用的款项是否属于公款范围。这里的公款包括货币、有价证券和特定款物。
  5. 对于营利型和未退还型的挪用行为,需要考虑挪用的公款数额是否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之间。其中,公款数额不包括挪用时至案发前所产生的利息。营利的多少并不影响对营利目的的认定。案发后行为人是否积极退还公款并不影响对挪用公款罪的认定,但退赃行为可作为量刑情节考虑。
  6. 对于非法活动型的挪用公款行为,没有数额和时间上的限制。非法活动泛指一切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命令和规章的活动,不管该非法活动是否完成,只要行为人将挪用的公款用于从事非法活动即可构成非法活动型挪用公款行为。
  7. 挪用公款罪的挪用人和使用人有时是一致的,有时不一致。但这并不影响对挪用人犯罪的认定。

综上所述,在认定挪用公款罪与非罪时,需要考虑行为是否符合法定挪用公款罪的范围,以及是否满足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

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标准

涉嫌以下情形之一的挪用公款行为应予立案:

  1.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并进行非法活动的。
  2. 挪用公款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并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
  3.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并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各省级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上述数额范围内确定具体的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既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也包括给他人使用。对于多次挪用公款不还的情况,挪用公款数额应进行累计计算;对于多次挪用公款并在后次挪用的公款归还前次挪用的公款的情况,挪用公款数额应以案发时未还的数额为准。如果挪用公款给其他个人使用的案件,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项,使用人将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身份追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案件结案的签字机关和代理人

    刑事案件结案的签字机关和代理人问题,以及刑事案件办案流程和开庭程序。案件结案需由结案机关、司法部门和当事人签字生效,法定代理人可代无法认证的当事人签字。办案流程包括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三个阶段,开庭程序包括询问核定身份、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

  • 夫妻打架的法律处理方式

    夫妻打架的法律处理方式。对于轻微伤,公安机关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打人者进行处罚,并承担受害人的相关费用。对于轻伤,公安机关应立案侦查,追究刑事责任。民事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多方面的费用。夫妻打架报警后,警察应依法处理,受害人可以向相关单

  •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及刑罚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及刑罚。侵占罪指将他人保管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根据数额大小,刑法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侵占罪与挪用特定款项的区别,包括挪用资金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不同定义和相应刑罚。对于国有公司等单位人员挪用资

  • 我国强制猥亵罪的刑罚

    我国强制猥亵罪的刑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强制猥亵妇女一般会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聚众或在公共场所犯罪、情节恶劣者,刑期更长。猥亵儿童会从重处罚。强制猥亵、侮辱行为需使用强制手段,包括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且目的是为了顺利实施猥亵或

  • 偷窥、偷拍行为的法律处罚
  • 传播淫秽物品罪的法律解析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3〕18号)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