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有限制责任公司发起人范围
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也称为创立人,是指依照有关法律规定订立发起人协议,提出设立公司申请,认购公司股份,并对公司设立承担责任者。
《公司法》实施以前,对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资格限制曾有过比较严格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第十条规定:“公司发起人应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法人(不含私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作为发起人时不能超过发起人人数的三分之一。自然人不能充当发起人。”根据这一规定,下列人不能作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
一、自然人;
二、私营企业;
三、外商独资企业。
当时作出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与国家刚颁布的《私营企业管理暂行条例》相衔接。该条例考虑到私营企业刚刚起步,资本规模有限,不宜先搞股份有限公司,因而规定私营企业应采取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及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对外商独资企业作为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限制,则主要是基于外商独资企业法的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作出的。但是在《公司法》的制定过程中,很多人对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资格上的限制表示了不同看法。他们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应当取消对上述主体资格的限制,以便和国际接轨。
不管是自然人还是法人,无论是公有制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只要符合发起人的条件,如具备一定的资本等,都可以成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不能走的太快,一步到位,只宜把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扩大到法人,自然人仍不宜作为发起人,这样过渡比较稳妥,比较符合的国情。《公司法》基本上采纳了前一部分人的意见,没有对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资格作出限制,实际上就是取消了上述限制。这样使公司法的形象更完好,更同国际作法相一致。
股票的定义、功能、用途、获取途径以及内容。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代表股票持有者对股份公司部分资本的所有权,具有经济利益且可以上市流通转让。股票的获取途径包括作为发起人获得、购买原始股、购买二手股票以及通过赠与或继承获得。股票
公司设立的主要两种方式:发起设立和募集设立。发起设立是由发起人自行认购公司全部或首期发行股份的方式,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而募集设立仅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可通过向社会公开或特定对象募集股份的方式设立。为了防止损害投资者利益,发起人认购的股份在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要求。发起人进行公司设立活动,需满足法定人数。公司需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并遵守股份发行和筹办事项的法律要求。同时,制定公司章程并经创立大会通过,拥有公司名称和符合要求的组织机构,以及具备公司住所也是必要条件。
我国刑法对于抽逃出资罪的规定。公司发起人或股东在公司成立后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若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将构成犯罪。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公司发起人或股东。对于此罪行有具体的罚金和刑期规定,并详细描述了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条件和股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