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起人的责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公司因故未成立,发起人对设立公司行为所产生的费用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因部分发起人的过错导致公司未成立,其他发起人可以主张由有过错的发起人承担设立行为所产生的费用和债务。
第二,发起人因履行公司设立职责造成他人损害,公司成立的,受害人可请求公司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公司未成立的,受害人可请求全体发起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公司或者无过错的发起人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有过错的发起人追偿。
第三,发起人为设立公司以自己名义对外签订合同,原则上由发起人承担合同责任。但公司成立后对上述合同予以确认,或者已经实际享有合同权利或者履行合同义务,由公司承担合同责任。
第四,发起人以设立中公司名义对外签订合同,原则上由成立后的公司承担合同责任。但公司成立后有证据证明发起人利用设立中公司的名义为自己的利益与相对人签订合同,公司不承担合同责任。
二、公司发起人立法
第七十六条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
(二)发起人认购和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三)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
(四)发起人制订公司章程,采用募集方式设立的经创立大会通过;
(五)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六)有公司住所。
第七十七条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可以采取发起设立或者募集设立的方式。
发起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的全部股份而设立公司。
募集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股份向社会公开募集或者向特定对象募集而设立公司。
第七十八条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为发起人,其中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第七十九条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承担公司筹办事务。
发起人应当签订发起人协议,明确各自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
第八十条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在发起人认购的股份缴足前,不得向他人募集股份。
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募集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实收股本总额。
法律、行政法规以有国务院决定对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实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公司解散后的法律后果及相关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在民事责任方面,清算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以及股东或发起人的责任都有涉及。清算组若妨碍清算,需承担侵权赔偿责任。行政责任方面,清算组在承担民事责
原始股上市后的交易方式。原始股上市后被称为限售股,需等待一年后才能交易。交易途径包括:一是通过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时的发行方式,包括发起设立和募集设立;二是通过证券交易场所内的股份转让方式。发起人的股份三年内不得转让,而其他股份需遵守证券交易规则进行转让
四方合股开办一家公司的协议内容。协议详细规定了甲乙丙丁四方的出资数额和形式、股权份额及股利分配、合作期限、入伙、退伙和出资转让、合同的终止及终止后的事项以及纠纷的解决方式。四方合伙人经平等协商,签订此协议以确保各方信守承诺。
法人代表的概念及特点,明确了每个公司只能有一个法人代表。法人代表是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有权代表企业法人参加民事活动,行使职权、履行义务。在特定情况下,法人代表可以委托他人代行职责,但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和书面委托。同时,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签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