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交通事故后,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后续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营养费、误工费、护理费、死亡赔偿金或伤残赔偿金、丧葬费、精神抚慰金、被抚养人生活费、辅助器材器具、交通费、鉴定费等等费用。在赔偿过程中,首先根据交强险范围进行赔偿,超出交强险范围的部分按照双方事故责任进行分摊。
交通事故责任由交警判定后,根据责任比例进行赔付。对于小事故,双方可以自行协商并直接向保险公司报案处理。
如果双方承担同等责任,可以选择各自找自己的保险公司进行索赔(需双方保险公司达成共识),适用于双方损伤程度相近的情况。或者由对方车辆的保险公司理赔,适用于双方损伤程度相近的情况。较为复杂的情况是,自己的保险公司赔付50%,对方保险公司赔付50%。在资料方面,需要开具两张发票,维修费用按比例分摊,其他费用相同(适用于双方损伤程度相差较大的情况)。
主次责任与同等责任相似,只是不能各自赔付或互相赔付(除非保险公司能达成协议),按照责任比例进行赔付,发票也按比例开具两张。
对于60周岁以下的人,根据伤残等级计算赔偿金(1级按100%计算,2级减少10%,其他依此类推)。赔偿金金额为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0年。
对于60周岁以上的人,根据伤残等级计算赔偿金(1级按100%计算,2级减少10%,其他依此类推)。赔偿金金额为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每增加一岁增加20年)。
对于60周岁以下的人员,赔偿金金额为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纯收入的20年。
对于60周岁以上的人员,赔偿金金额为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纯收入(每增加一岁增加20年)。
交通事故赔偿金包括医疗费、误工费和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当地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并根据受害者的伤残等级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酒后驾车肇事的民事责任问题。文章介绍了酒驾的法律禁止性规定和事故后的民事赔偿处理依据,包括受害人的赔偿内容、精神损害赔偿以及赔偿范围的具体内容。酒后驾车事故的精神损失费计算中,侵权人的过错是重要参考因素。
交通事故后缺乏损害赔偿资金与能否继续开车的问题。对于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即使肇事者没有钱赔偿,只要驾驶证未被吊销仍可开车。对于伤害事故赔偿涉及的问题如轻伤的民事赔偿责任、涉嫌交通肇事罪时的法律风险等做了详细阐述。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和
车祸后的诉讼时效问题,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因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一年。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赔偿案件中,哪些人具有诉讼主体资格,包括行人、乘车人以及车辆驾驶人等。
交通事故中人员受伤的处理方法。事故发生后,驾驶员应立即停车并报案,抢救伤员并保护现场,协助交通警察勘察现场和调查取证。当事人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积极配合处理事故,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