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属于公诉案件,根据以下情况应当由公安机关侦查并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在这种情况下,公安机关应当侦查肇事者的行为,而检察机关应当对其提起公诉。
即使公安机关放走了肇事者,也不代表不追究其责任,可能是因为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原因。被害人可以向公安机关了解具体情况。
如果公安机关已经明确表示不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责任,被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如果需要继续治疗,被害人可以先行支付医疗费用,然后向肇事者索赔。如果肇事者是机动车所有人,可以将其保险公司和肇事者共同列为被告。
因此,交通肇事罪属于公诉案件,被害人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有些案件中,肇事者对公共财产和他人财产造成的损失数额不大,但其自身遭受的财产损失却较为严重。对此,有人认为如果只认定公共财产和他人财产的损失数额不大,则不构成交通肇事罪;而如果将肇事者自身财产损失计入损失数额,则可能符合定罪条件。
然而,我们应当以从严惩处这类犯罪为原则,将肇事者的个人财产损失一并计入损失数额。但是,交通肇事罪的危害在于对公共财产、他人人身及其财产造成的损失,肇事者自身的财产损失应视为其对违章行为的经济责任,而不应作为承担刑事责任的条件。
因此,关于承担刑事责任的规定,是符合立法本意的。
在交通肇事罪案件中,是否可以不以交管部门出具的责任认定意见为依据呢?诚然,交通肇事罪的认定集中在事故的认定和责任的分析上,这是一个特殊而复杂的问题。然而,如果不以此为前提,将无法确定交通肇事行为人与肇事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无法确定其应承担的是行政责任还是刑事责任。
交通肇事罪中的举证责任分担问题。对于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举证责任是均等的;而对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非机动车或行人的举证责任采取倒置原则。文章还介绍了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
交通肇事罪的法律定义、构成要件和相关法律依据。该罪行主体是年满16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主观方面是过失。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法规并导致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法律依据包括《刑法》、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通知以及各部门颁布的相关
酒后肇事逃逸的判定标准,包括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后逃离现场的各种情形。对于酒后驾车,根据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处罚力度加大,醉酒驾驶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对于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累犯,处罚更为严厉。
郑州市一起重大交通事故的认定与处理过程。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事故责任方被认定全责。事故涉及车辆实际车主与登记车主不一致,事故发生后,被告仅支付部分丧葬费用,未进行其他赔偿。被害人家属委托律师提起诉讼,律师通过多次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协议,被告赔偿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