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期肇事逃逸案例管理与法律解析
时间:2024-02-25 浏览:4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导读:驾驶证还处于实习期,发生交通事故逃逸的,没有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会进行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还可以拘留15日,扣12分;对造成重大交通事故逃逸的,构成犯罪,在追究其刑事责任以下,要吊销驾驶证且终生不能重新领取。
实习期肇事逃逸的处理方式
根据法律规定,实习期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将会面临公安机关处以200元到2000元罚款的处罚。此外,还可以并处15天以下的拘留,并扣除12分,由于是实习期驾驶员,扣除12分即意味着驾驶证被注销。而对于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并逃逸的情况,除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公安机关还会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领取机动车驾驶证。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方式
以下是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情况:
1. 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
2. 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
3. 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
4. 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
5. 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
6. 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
7. 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
法律法规对交通事故逃逸的处罚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
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试行)》的规定:
第十三条:对于肇事逃逸的情况,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依法对驾驶人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并处以15日以下的行政拘留,记12分。同时,保险公司也会根据规定对逃逸车辆的保险费进行上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的规定:
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对于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情况,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
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极其恶劣,肇事者将会承担严重后果。此外,由于肇事者的行为可能会使其行为性质发生变化,从一般违法行为转变为犯罪行为。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并导致他人重伤,如果不逃逸,那么只是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但一旦逃逸,则构成交通肇事罪,触犯刑法。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法律定性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法律定性。该行为属于交通肇事罪的一种表现形式,涉及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我国法律规定了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刑事处罚,包括不同情形下的不同刑罚。同时,文章还讨论了行为人在不明知肇事情况的情况下继续驾驶车辆的行为界定。
-
酒驾吊销驾驶证期间又开车的处罚规定
酒驾被吊销驾驶证期间无证驾驶的处罚规定。无证驾驶者将面临罚款、行政拘留等处罚,并可能根据其他交通违法行为的情况受到更严厉的处罚。同时,文章还阐述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交警指挥失误、红灯过线后立即停车以及避让紧急车辆等情况下,闯红灯不会被认定为交通违法
-
停车场刮蹭逃逸后果可能构成肇事逃逸
停车场刮蹭逃逸的后果,指出其可能构成肇事逃逸。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肇事逃逸等特定行为将受到罚款或拘留等处罚。关于逃逸行为的法律性质,存在三种主要观点:“罪后表现说”、“独立行为说”和“分别情况说”,每种观点对逃逸行为的定义和处理方式有所不同
-
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情况。根据《刑法》相关规定,逃逸行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若存在其他特别恶劣情节或导致他人死亡,刑期将更长。结论强调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以维护交通秩序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内容
-
超过几小时算疲劳驾驶
-
疲劳驾驶车辆的危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