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18条规定,以下情形不适用调解:
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的认定存在异议时,交通警察可以将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付当事人,不进行调解。
当事人拒绝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上签名时,交通警察可以将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付当事人,不进行调解。
当事人不同意进行调解时,交通警察可以将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付当事人,不进行调解。
如果经调解达成协议,公安机关应制作调解书,由当事人和有关人员、调解人签名,并加盖公安机关印章后生效。调解书应分别送交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如果调解期满后未达成协议,公安机关应制作调解终结书,由调解人签名,并加盖公安机关印章,分别送交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如果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调解书生效后一方不履行,公安机关将不再进行调解,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当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向当事人送达事故认定书时,应告知当事人申请调解的期限和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
交通事故的损害赔偿权利人和义务人可以一致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损害赔偿。申请书应在收到事故认定书后十日内提交给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公安机关应予以调解。
如果当事人对检验、鉴定或者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书面通知当事人不予调解。
参加调解的人员包括交通事故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交通事故车辆所有人或管理人,以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参加的其他人员。委托代理人应出具有委托人签名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应载明委托事项和权限。参加调解时,当事一方不得超过三人。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指派两名交通警察主持调解。调解应采取公开方式进行,调解时间应提前公布,允许旁听,除非当事人要求不公开。
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的程序如下:
如果达成协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制作调解书,各方当事人签名,并分别送交各方当事人。调解书应载明交通事故的简要情况和损失情况、各方的损害赔偿责任、损害赔偿的项目和数额、当事人自愿协商达成一致的意见、赔偿方式和期限,以及调解终结日期。
赔付款由当事人自行交接,如果当事人要求,交通警察可以转交,并在调解书上附注。如果未达成协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制作调解终结书,送交各方当事人,调解终结书应载明未达成协议的原因。调解书生效后,赔偿义务人不履行,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如果当事人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调解或调解过程中放弃,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终结调解。
以上是关于不适用调解的情形的介绍。如果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导致人员伤残,伤残鉴定的程序是怎样的?伤残赔偿项目有哪些?如果有任何热点问题,请联系我们手心的专业律师为您提供详细介绍。
医疗事故的赔偿争议行政调解程序。在医疗事故涉及民事部分时,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双方当事人请求下进行调解,遵循自愿原则并依据规定计算赔偿数额。调解过程中涉及手术风险告知书的效力、申请行政调解的条件和程序以及重大医疗事故的上级调解程序。如果调解不成功或一方反
二次离婚诉讼的程序,包括起诉阶段、审理阶段和判决阶段。起诉阶段需符合四个条件,提交诉状并注明内容。审理阶段分为准备、调解和开庭审理三个阶段。判决阶段根据庭审情况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则宣判并送达判决书。
威海市为了有效预防与处理医疗纠纷,保护医患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制定的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办法。该办法明确了适用范围、定义、预防与处置原则、相关部门的职责、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立及其职责、调解程序等内容,并规
交通事故伤残重新评定的程序及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调解程序。当事人对伤残评定结果不服的,可在接到评定书后15日内向上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申请重新评定。调解过程需在交通事故办案人员主持下进行,并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包括调解次数、参与人员、替换和中断情况、调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