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第三者强制险,全称交通强制责任险,是我国于2007年7月1日发布实行的一种强制性保险。它为交通事故造成的受害人提供基本的损害赔偿责任保障。每辆机动车只需购买一份该保险,不可重复投保。在购买该保险后,车主可以选择购买其他机动车保险。
别称:交通强制责任险
时间:2007年7月1日
性质:强制性保险
1. 总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条款。
2. 定义
被保险人:指投保人及其允许的合法驾驶人。
投保人:指与保险人订立交强险合同,并按合同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机动车的所有人、管理人。
受害人:指因被保险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人,但不包括被保险机动车本车车上人员和被保险人。
责任限额:指被保险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保险人对每次保险事故所有受害人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所承担的最高赔偿金额。其中包括死亡伤残赔偿限额、医疗费用赔偿限额、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以及被保险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赔偿限额。
3. 保险责任
(一) 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为110,000元;
(二) 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为10,000元;
(三) 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为2,000元;
(四) 被保险人无责任时,无责任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为11,000元;无责任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为1,000元;无责任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为100元。
4. 追偿
保险人有权向造成事故的责任方追偿,包括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驾驶人醉酒、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被保险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
5. 责任免除
交强险不负责赔偿和垫付以下损失和费用:
(一) 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交通事故的损失;
(二) 被保险人所有的财产及被保险机动车上的财产遭受的损失;
(三) 被保险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受害人停业、停驶、停电、停水、停气、停产、通讯或网络中断、数据丢失、电压变化等造成的损失,以及受害人财产因市场价格变动造成的贬值、修理后因价值降低造成的损失等其他间接损失;
(四) 因交通事故产生的仲裁或诉讼费用以及其他相关费用。
6. 保险期间
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交强险合同的保险期间为一年,以保险单载明的起止时间为准。
7. 义务
投保人未如实告知重要事项,影响保险费计算的,保险人有权重新核定保险费。
签订交强险合同时,投保人不得在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之外提出附加其他条件的要求。
投保人续保时,应提供上一年度交强险的保险单。
被保险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被保险人应及时采取合理、必要的施救和保护措施,并在事故发生后及时通知保险人。
发生与保险赔偿有关的仲裁或诉讼时,被保险人应及时书面通知保险人。
8. 赔偿处理
被保险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被保险人向保险人申请赔偿保险金。被保险人在索赔时应提供交强险的保险单、索赔申请书、身份证明、行驶证、驾驶证、事故证明等相关材料。
因保险事故造成受害人人身伤亡的,未经保险人书面同意,被保险人自行承诺或支付的赔偿金额,保险人有权重新核定。
因保险事故损坏的受害人财产需要修理的,被保险人应在修理前与保险人共同检验、协商确定修理或更换项目、方式和费用。否则,保险人有权重新核定。
9. 变更终止
在交强险合同有效期内,被保险机动车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投保人应及时通知保险人,并办理交强险合同变更手续。
在被保险机动车被依法注销登记、办理停驶或经公安机关证实丢失的情况下,投保人可以要求解除交强险合同。解除合同后,投保人应及时将保险单、保险标志交还保险人。
10. 附则
交强险合同争议处理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本条款未尽事宜,按照《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执行。
保险合同关系与侵权损害赔偿关系的性质。文中明确区分了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之间的保险合同关系,以及机动车方与受害人之间的侵权损害赔偿关系。同时,详细阐述了受害人的请求权和保险公司的赔偿义务,以及在不同诉讼情况下法院对追加保险公司为被告的处理方式。此外,文章
追尾事故中对方不签署事故责任认定书时的处理方法。若对方拒绝签署,可通过交警部门调解和联系对方保险公司来解决。同时,文章还涉及了交通费用和医疗费用的赔偿方式,以及当事人应如何申请保险理赔。在理赔过程中,需注意保险公司可能会存在的少陪或不赔情况,如遇此类
酒后驾驶是因为喝酒后脑子不清楚而导致的一些错误行为,比如酒驾和伤人。对于酒驾伤人交强险的赔偿,根据保监会制定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只有醉酒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保险公司才会承担医疗费用赔偿限额部分的责任,其他损失和费用不予赔偿。然而,对
车辆贬值损失可以向保险公司和肇事者索赔。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受害人因交通事故导致停业、停驶、停电等损失,以及财产贬值和修理后价值降低等间接损失都属于赔偿范围。贬值损失的具体数额需要由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评估,一般与购车时间、车价、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