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金和订金虽然读音相同,但在法律上有本质区别。定金是指履行合同的保证金,具有双重担保性,即同时担保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债权。交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的,会丧失定金;而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的,则应双倍返还定金。订金则可视为预付款或诚意金,给付订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有权要求返还。
1. 定金:根据民法典规定,定金交付后,如果定金给付方拒绝订立合同或合同生效后不履行合同,则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方拒绝订立合同或合同生效后不履行合同,则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定金只有在合同履行后,才能抵作价款或收回。
2. 订金:法律上对订金没有明确规定,订金的效力取决于双方当事人的约定。如果双方当事人有约定,则按照约定执行;如果没有约定,在审判实践中一般被视为预付款,即使认定为一种履约保证,这种保证也是单方的,只对给付方形成约束。
1. 手段不同:定金是一种担保手段,交付定金在于担保债务的履行,不是履行债务的行为;而订金是一种支付手段,交付订金是履行债务的行为,不具有担保债务履行的作用。
2. 退还情形不同:如果交付定金一方违约,另一方一般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接受定金一方违约时应双倍返还定金,起到制裁违约方并补偿受害方的作用。而订金不能用于违约时的罚金,违约时要么返还,要么抵押违约金或损害赔偿金。
3. 数额不同:定金的数额有限制,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订金的数额则依据当事人自由约定,法律一般不作限制。
4. 支付方式不同:定金一般一次性交付,而订金可以一次性付清或分期付款。
5. 法律关系不同:定金合同相对于主合同而言是从合同,主合同无效则定金合同亦无效;而订金的约定属于主合同的。
6. 功能不同:定金一经给付,发挥制裁违约方和补偿守约方的功能;订金给付后,如果发生一方违约导致解除合同,收受订金的一方必须如数退还订金。
7. 适用范围不同:定金适用于各种合同,而订金只适用于金钱给付为一方履行债务的合同,常见于买卖合同、租赁合同、承揽合同等。
如果开发商不退还定金,购房人可以选择法律途径解决。退还定金有一定条件,即合同条款未达成一致意见时可以退还,同时必须在认购书约定的期限内签订合同,并提供相应证据。购房人可以通过合同条件谈判时的修改记录或双方谈话的录音来证明。即使购房人属于违约行为,但通过补充协议的方式也可以达到退还定金的目的。
合同中的定金比例问题。定金作为担保方式,其比例不能超过合同总金额的20%。合同中如约定超过此比例,则超过部分不能起到担保作用。定金具有担保合同履行的作用,如果一方不履约,可能需要双倍返还定金。同时,守约方可以选择适用定金条款或违约金条款,但不能两者都
买房过程中定金、订金、诚意金与意向金的区别。定金是担保方式,不可退还;订金是预付款,可退还;诚意金和意向金用于表现购房诚意和意愿,但诚意金存在风险,需警惕。在购房过程中需注意各种金的性质和用途,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购房定金退还的合理性问题。在开发商具备合法销售资格且业主违约时,定金可能不予退还。业主应采取保护措施,包括减少定金金额、谨慎签署认购书等。在特定情况下,如合同主要条款未达成一致意见、补充协议协商未成或国家新政策导致不符合购房条件等,购房者可以要求返还
买房定金合同纠纷的处理方法,包括起诉解决方式在内的多种途径。文章指出,双方可先尝试沟通协商或调解,若有明确的仲裁条款或协议可申请仲裁解决,如无法解决则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签署购房合同后未收到定金是否能毁约以及甲方违约如何处理等问题也进行了讨论,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