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个人或家庭可以申请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
1、"三房"轮候家庭:包括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轮候家庭。
2、其他具有本市城镇户籍家庭:家庭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不超过15平方米;家庭人数不超过3口的年收入不超过10万元,家庭人数超过4口的年收入不超过13万元。
注: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根据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变化及时对上述标准进行动态调整。
3、外省市来京家庭:
(1)申请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年满18周岁但不超过45周岁。
(2)申请人必须持有本市合法有效的居住证。
(3)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在北京无住房,没有购房记录,并且未享受过保障性或政策性住房。
(4)申请人在北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满5年(60个月及以上)。
(5)申请人在北京有稳定就业,工作单位必须在北京注册,所从事的行业符合北京市产业发展的需要,并且未列入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
注:具体条件由各区人民政府结合本区产业发展、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及住房保障能力等实际情况确定。
4、产业园区:主要用于解决引进人才和园区就业人员的住房困难,具体申请条件由产业园区管理机构确定,并经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北京公租房是否可以跨区申请取决于各公租房项目公告的具体要求,因为有些项目可以跨区申请,而有些则不可以,不能一概而论(即使有些项目可以跨区申请,但成功申请的机率可能较低)。
一般情况下:
1、京籍:户籍在哪个区,就申请该区的公租房。
2、非京籍:根据社保缴纳地而非居住地,申请相应区域的公租房。
公租房是国家的福利保障房,符合最低生活标准的人,如果符合申请公租房的条件,就可以享有公租房使用权。根据相关申请规定,申请公租房需要经过一系列审批程序,才能正确进行申请。当然,在不同地区受限于当地政策和实际情况,提交公租房申请后,各地具体审批时间可能不统一。
住建部对于单间房屋出租的规定。规定指出,出租住房应以原设计的房间为最小出租单位,人均租住建筑面积不得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标准。违反规定的将面临罚款。同时,《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也规定不得将房间分隔出租。举报违法出租行为可向当地居委会和派出所进行。
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擅自装修的法律责任。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承租人未经同意改善或增设租赁物的行为违约,出租人有权要求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解决此类纠纷,双方应首先协商处理装饰物,协商不成时,出租人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租赁房屋续租手续的相关法律规定。按照《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的规定,租赁期满需要续租的承租人应在租赁期满前三个月向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过审核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将被批准续租并签订续租合同。未提出续租申请的承租人需腾退公共租赁住房,
承租人申请公租房的资格问题。根据《公共租赁住房轮候与配租暂行办法》的规定,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等特定人群可以申请公租房。已经取得廉租房、经适房、两限房资格的家庭无需再次申请,而符合特殊条件的家庭可优先配租公租房。申请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