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公司法》进行了修改,取消了公司设立的最低限额。根据新的法律规定:
根据新《公司法》第26条,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再有最低限额要求。
根据新《公司法》第59-64条,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万元,并且股东应当一次缴足出资额。
根据新《公司法》第81条,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500万元。
2006年,《公司法》进行了修改,取消了按照公司经营内容区分最低注册资本额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从10万-50万元统一降至3万元,股份有限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从原来的1000万元降至500万元。此外,新的法律规定没有采纳授权资本制,允许两种公司的资本分期缴纳,不需要一次性缴足,只要求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首期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必须在两年内缴足,投资公司可以在5年内缴足。2014年,《公司法》进一步改变了实收资本验资制为核准制,只有27类金融相关企业仍需要验资注册资本。
在出资比例结构方面,一是将工业产权扩大到整个知识产权,二是取消了无形财产出资比例的限制,只规定货币出资的金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30%。最为重要的修改是根本改变了对股东出资的立法方式,以一个富有弹性的抽象标准“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取代了原来机械、固化的全面列举式的规定,不仅实质性地扩大了股东出资的范围,而且充分地利用各种投资资源和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满足股东和公司的投资需求。
2013年10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降低创业成本,激发社会投资活力。会议明确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的限制。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和缴足出资的期限。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
干股的定义、形式、条件和约束,以及取得原因和效力。干股是股东向非股东赠与股份的一种形式,可以是附条件或未附条件的。在公司存续期间取得干股时,原有股东持股比例会相应下降。干股的效力取决于赠与协议的履行情况,而工商机关在登记变更时会依据法院判决进行变更登
商铺注册公司的数量及注册流程。根据公司法规定,一个注册地址只能注册一家公司。注册公司的流程包括核名、开设临时存款结算账户并办理入资、办理营业执照等步骤。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如何在网上查询企业工商注册的真实信息,包括通过工商局网络和当地信用网进行查询。需
公司章程中的公司宗旨、名称、股东构成及权利义务等内容。公司依据相关法规设立,股东出资设立公司并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享有法人财产权并承担民事责任。同时,文章强调了股东出资明细、注册资本及其实收资本的验证和证明,以及股东名册的设置。此外,对于股东的权利和
投资者提出修改开户资料和销户流程的详细步骤,包括投资者需提供的资料、亲临柜台修改密码、填写相关申请书和表格等流程。同时也对投资者的定义和特征进行了阐述,强调投资者在金融交易中的重要作用和个人倾向呈保守型交易等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