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分红的条件
从法律层次上说,股东的分红权是一种自益权,是基于投资者作为股东个体身份所具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一旦受到公司、公司董事或第三人的侵害,股东就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寻求自力救助。如要求召开股东会或修改分配预案或司法救济以维护自身的利益。
理论上股东的分红权是股东的一种固有权利,不容公司章程或公司机关予以剥夺或限制,但实际上,由于股东权是体现为一种请求权,它的实现是有条件的:
1、以当年利润派发现金须满足:
(1)公司当年有利润;
(2)已弥补和结转递延亏损;
(3)已提取10%的法定公积金和5%-10%的法定公益金;
2、以当年利润派发新股除满足第1项条件外,还要:
(1)公司前次发行股份已募足并间隔一年;
(2)公司在最近3年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录;
(3)公司预期利润率可达到同期银行存款利润;
3、以盈余公积金转增股本除满足第2项1-3条件外,还要:
(1)公司在最近三年连结盈利,并可向股东支付股利;
(2)分配后的法定公积金留存额不得少于注册资本的50%;
(3)根据《公司法》和《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股利的分配必须由董事会提出分配预案,按法定程序召开股东大会进行审议和表决并由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代表的1/2现金分配方案或2/3红股分配方案以上表决权通过时方能实现。
股权转让协议的详细内容。协议包括股权转让的具体条款、股权转让的价款、支付方式、甲方与乙方的保证与声明、股权转让有关费用的负担、股东权利义务的承受、变更股权手续的办理以及协议生效的条件等。协议的核心是甲方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转让给乙方,乙方承担相应的权益
股东对公司债务的责任。对于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责任限制于他们的出资额。如果出资未缴清,股东需继续履行出资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则根据认购的股份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同时,《公司法》规定了股东需承担直接责任的特定条件,如滥用公司人格逃避债务并损害债权人
民办非企业法人股权的质押条件。文章指出,民办非企业法人的股东权益是可以进行质押的,但需要遵循章程规定并获得其他股东的同意。同时,股权质押需满足具有财产性和可转让性的基本条件。对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出质,有不同的规定和限制。此外,外商投资
公司股东股权转让的规定。根据新公司法第七十二条规定,股东可以转让其全部或部分股权,并向非股东转让股权时需要经过半数以上其他股东的同意。同时,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权。如果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有另外的规定,应依照章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