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早报记者的报道,由浦东新区、中国银行和百联集团共同发起的中银消费金融公司已经获得中国银监会的批准,成为全国首批获准筹建的三家消费金融公司之一。另外两家获批公司位于北京和成都。
根据业内人士的估计,一般情况下,消费金融公司在获准筹建后的六个月内就可以开始运营。
除了消费金融公司之外,浦东新区还有一批创新项目即将在该地区实施,包括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试点、信贷转让市场、期货保税交割和全国性信托登记平台等。
在上海、北京和成都三家消费金融公司获批之后,天津并未有相关公司获得批准。天津曾被列为国务院四个试点城市之一。
据了解,中银消费金融公司的注册资本计划为5亿元。其中,中国银行出资2.55亿元,占51%的股份,为控股股东;上海百联集团出资1.5亿元,占30%的股份;陆家嘴金融发展控股公司出资0.95亿元,占19%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银监会去年8月发布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消费金融公司不能吸收存款,在试点阶段,业务不涉及房地产和汽车贷款等高风险产品,并且进入门槛要求较高。
对此,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提醒说,消费金融公司的设立可能会导致消费者过度依赖信贷消费的风险增加,对于消费金融公司本身而言,需要提前做好风险控制的准备。
此外,与现有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和信用卡业务有交集,并且初期准入门槛较高,一直是消费金融公司在业内受争议的焦点。
对于这些质疑,奚君羊表示:“引入良性的竞争对于行业而言是好事,而且消费金融公司完全可以通过寻求差异化的生存方式。”他认为,相比于信用卡的短期期限和银行现有消费信贷业务繁琐的手续,消费金融公司在这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消费金融公司的出资人中加入大型零售商等,有利于其依托大型零售商和耐用消费品生产企业来开展消费金融业务。
全国金融消费维权的新动态。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宣布开通全国金融消费维权服务热线12363,旨在普及金融消费知识并提醒风险。针对金融消费领域的维权难题,人民银行和中消协将展开合作,通过多种形式的金融消费教育活动,提高消费者的金融风险
企业失信法人代表的影响。企业失信将导致法人代表承受诸多限制,如高消费、金融活动、工商管理部门处罚、政治及职业待遇、出入境等方面的限制。此外,企业若存在严重违法失信行为,如未履行法定义务、提供虚假资料等,将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申请将被告列为失信被执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规定,包括商业银行需忠实诚信、尽责勤勉地履行受托理财职责,银行业监管机构进行全程监管,商业银行应遵守成本可算、风险可控等原则,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同时,针对拼多多店商欺骗消费者购买商品导致损失的情况,
国际服务贸易的四种提供方式,包括跨境提供、国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存在。这些方式涵盖了服务的国际间输出和输入,涉及金融、信息、旅游、医疗、教育等领域,并通过邮政、电讯、计算机网络等不同方式实现。